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首任军长最新章节!

    肖永银清楚,定陶战斗中出现的英雄排长王克勤,就像是一个天平秤盘砝码,倾向哪一边,哪一边就增加份量。王克勤是从一个国民党军士兵发展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的,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是何等的重要!

    假如把国民党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和装备放在一个天平的两端的话,一年前,显然国民党军那一端的秤盘是往下坠的,解放军的这一端的秤盘是往上翘的。然后,一年后,王克勤以英雄的壮举,回答了人民解放军培养的先进典型“王克勤运动”的重量,它犹如从国民党军的秤盘上抽走了一个相当分量的砝码,放到了解放军的那个秤盘上去了,从而加速了两军力量对比,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走向新的不平衡。

    自然,王克勤的转变,是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促使了王克勤的成熟,就像南橘北枳一样,同样的品种,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果实是不同的。

    四十年后,1997年,湖北电视台拍摄专题片伟大的转折,肖永银应邀前往,重新踏上了曾经战斗过的鲁西南的土地。他仍然惦记着王克勤,仍要了却一个心愿:“到定陶去,看看王克勤。”

    那一天,风和日丽,定陶烈士陵园一片苍松翠柏,已经是皓首银发的肖永银缓步向王克勤走去,士兵抬着一个高大的花圈,轻轻放在王克勤的墓前。肖永银三鞠躬,轻声对躺在长方形的墓冢里的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王克勤说:“旅长来了,今天专门来看你。你是一个好战士,对我们党我们军队,你做了伟大贡献,你是光荣的,也是不死的”

    和风煦煦,老将军抬起头,似乎看见王克勤依然年轻也依然清秀的面庞。光阴对王克勤不起作用,在肖永银旅长的记忆中,王克勤永远二十六岁!

    对于王克勤的怀念,不仅仅是王克勤的旅长肖永银一个人,还有王克勤排里的士兵,他的名字叫张老四。张老四没有文化,但张老四在1959年12月,请了一个叫陶世琼的文化人,帮他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回忆自己的老排长王克勤。张老四在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是1947年2月参军的。因为我在家当过民兵队长,一到部队,领导上就要我到三班去当班长。我说:“那不是开玩笑的事,咱干不了!”连长说:“怕什么?有个好排长带领你!”

    排长就是王克勤,到他排里以后,果然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工作。

    当时,部队里很大成分是解放战士,刚到我们部队,思想上很多顾虑,开小差的事不断发生。巩固部队,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排长每天晚上召集班长们汇报,了解思想情况,教我们如何去教育战士。他认为:每个同志都是有很多优点的,他经常说:“只要在革命部队里就是觉悟高的表现。”他每天召集排里22个解放战士上课,教材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转变过程。他说:“谁要走就走吧!你没有盘川(本书作者注:方言,路费的意思)我给你。革命还能强迫吗?自己要翻身当然得自己起来干!”

    别的排开小差的很多,我们排里却很巩固。可是有一次却发生了一件使人不愉快的事:二班逃亡了一个在清丰参军的战士。排长受了批评,他对班长们说:“谁也不能怨,都怪我没教育好。我们没把他的觉悟启发起来,人家就会跑。我们要找出原因?是哪里工作没做够。”二班长虽没受批评,却难过的哭了,排长倒忙着去安慰他。

    过了四天,那个清丰兵在天黑的时候自动回来了。一见排长,他低着头,怯生生地说:“我实在想家,朝家走了两天,越走越觉得对不起排长。你待我比父母还好,我还偷跑”排长叫他先到伙房去吃饭;吃完饭,又叫他休息,还把自己的大衣给他盖上。那个清丰兵说什么也不要排长的大衣。排长说:“听你有些咳嗽,是不是受了凉?”给他把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还说:“这几天,我真担心你挨了饿。唉!”那清丰兵蒙着被子哭了起来。

    排长对班长们说:“要对各班进行教育,谁也不准对他说一句讽刺话。他想家、做了糊涂事,我们要让他把革命部队当成家。”

    那些解放战士看到这种情景,一个个都感动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排长像亲兄弟一样引咱往革命道路上走,谁要是再做出对不起革命的事,就不算人!”

    打罢汤阴下来,排长出席了旅召开的贺功会。他把自己得的奖品——衣服、毛巾什么的都分给了大家;他得的奖金也给了别人吸烟。他说:“上级给我,也就是给大家的。光我一人能干什么呢?革命功劳是大家挣来的。”

    排长不光教育当兵的,他还会教育老百姓。

    6月间,部队向黄河进发。有一天,在一个小镇宿营,我们班被分到一个摆香烟摊的老太太家里去住。谁知老太太摊开双手,拦住门口,满脸怒气,不准我们进去。究竟为甚么呢?真摸不着头脑。战士们叽叽咕咕埋怨老乡落后。我又急又气去找排长,要求另外找房子。排长说:“老乡的觉悟都是很高的,你没把道理讲清。”他就和颜悦色的同老太太拉起呱来,拉得真中听,老太太慢慢地消了怒气。原来她儿子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了,她也分不清我们是什么军队,只要看见当兵的就憎恨。排长给她把道理讲通了,她还有些犹豫地答应了让我们住。我们一进屋.就忙着给老太太挑水、打扫屋子。老太太不住地招呼我们歇一歇。

    临睡觉以前,排长又和老太太扯了一顿家常。走了一天,他也真该休息了,可是他和老乡一谈起来,就像没有个完。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排长提起自己的挂包,觉得很沉重,他一看,白花花的,装满了鸡蛋,一摸,还有点热气。他问班里谁煮鸡蛋了,老大娘说:“你吃就是了,还问什么?”排长说:“那还行?我们不能随便吃老乡的东西。”他掏出来共有12个鸡蛋和一盒纸烟,放在老大娘的桌上。老大娘一把抓住他,激动地说:“天下哪有你们这样的好人!吃吧!你吃了就当我儿子吃的一样。听你那么一讲,我心里才亮堂了,我们穷人也有靠山。你们在外面见到我那儿子,一定要把他带在你们一块!”排长安慰了她一番,到连部去了。

    排长回来,偷偷地放了一封信和一块银元在老老娘的香烟摊上的钱箱子里,他说:“不能白吃老乡的东西啊!”出发前,全排集合好以后,排长掏出鸡蛋每个班分给四个,叫全排战士都吃一点。他说:“这是老大娘给她儿子吃的。我们吃了这鸡蛋就要为天下的老大娘好好打仗,当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当时心里都感到无限的温暖。不打好仗怎么对得起老大娘呢?!

    张老四在这篇回忆文章中,还对王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