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创造好心情最新章节!

    刺耳的口头禅

    有一个朋友,行事有条理,人也很善良诚恳,可是总让我对他有“毛毛躁躁”的印象,有时我并不愿意和他聊天。

    明明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很体贴别人,肯接受意见,也愿意成长,为什么我总觉得和他说话格格不人呢?

    有几次和他聊天,我仔细观察,才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和他说话时,我的耳中有时好像忽然会被插进一根针:一个“错”字!因为他会在你陈述一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时,忽然声音响亮地说:“错!应该是”然后一本正经地以急促的语调解释起那个问题来,弄得我很无趣。

    急于“拨乱反正”令人反感

    比如,我回忆当时说我因数学太差害怕选必修微积分的系,不过是在聊天,他会像拿一把刀把你买来的菜切成两半似的说:“错!其实微积分跟数学好不好并没有直接关系”

    比如,我问他说:“我某天要从高雄到嘉义,你是不是知道哪里可以雇用个人出租的轿车,单趟载我到”

    他会说:“错!你那时是下班时间,搭火车比较快,不会在高速公路上堵车”

    比如,我在闲聊间谈起一个工作压力忽然变大的朋友:“奇怪,他在公司卖的是进口豪华轿车,又不是卖水果,只是十天业绩不佳就被老板削得那么厉害?”他会说:

    “错!现在卖车比卖水果竞争厉害得多了,因为”他讲的都对,都是好建议、好说法,但我耳里常被那个快捷的“错”字盘据,一时很难感激他的赐教,倒觉得有点尴尬。

    我觉得他毛躁,是因为他在谈话时也会像开公司重要会议一样,急于“拨乱反正”;

    觉得不想跟他聊天,是因为“错”字刺耳;觉得他难免有点无趣,是因为他把我的问题或陈述都当成是非题回答。

    “错!”或许是对的批评,但一说出口,听在对方耳中真是平地一声雷。对方很难心平气和地继续谈话,修养差的会翻脸,因为你先大声否定他人的意见。

    别把沟通频率搞错了

    “你错了”可能是仅次于骂人“三字经”的最逆耳的话,却是很多人的口头禅,也曾经从我口中无意间溜出。说的人却不知道这句话为自己扣了多少友谊的分数。类似的话有:

    “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不管你说的有多正确,被批评的人会觉得你在骂他白痴!)

    “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语调温和了些,不过听者一定感到自己像个听训的小学生,脸上必青一阵白一阵。)

    “我看你头脑烧坏了。”(这只比骂人家是猪委婉一点。)

    以前我也看过更拙劣的沟通者,老板直接对提出意见的员工破口大骂:“笨蛋!”

    不过这样的人开的公司都是留不住人的,生意也做不好。如果对方的说法有问题,我们不说出自己的主张会很闷的话,该怎么办呢?我归纳了很多说话方式,觉得最委婉而能使对方接受的是:“你这样说也有道理,不过,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或“如果我这么说,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不然,你也不必急着用“错”来否定,这样会急于赢得别人的否定。理性的用“错”的批评,很容易得到不理性的错的反弹。

    “错”字以及上述否定性的发语词是多余的,有时只会使人们的耳朵在这个字后警戒地关上门。

    “错”常把人们的沟通频率搞错了,变得对不上。你没错,他也没错,就是“错”字错了!

    你是哪一国的?

    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小时候玩游戏的景象。

    自从我步人社会后,在人际关系上遭遇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你是哪一国的?

    小时候,在玩骑马打仗或跳砖块游戏时(这些游戏对现在玩电脑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已经像古老的三叶虫一样遥远了呢),孩子们总会分成两国,好像我们打从出生就知道,有竞争才有进步。体力比较差的,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我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我所崇拜的“领袖们”看他们在猜拳猜赢之后,会不会很给面子地说,我要选“吴某某”不要让我沦落到最后一个还没被选到,被一个瞪白眼的队伍心不甘情不愿地接收,用那种看赔钱货的眼睛看着我。

    我也发现,如果你习惯被选做谁的那一国,你自然必须要对习惯当另一国的那个人有敌意。尤其在竞赛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彼此间的推挤拉扯,或多或少造成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皮肉伤。所以万一在上学的途中遇到那个“恶棍”一定要煞有介事地瞪那人一眼,骂他一句“不要脸”如果我们的好友有人说他不错,我们一定会反驳,把他的坏话说尽,要好友别中了那个人的计。过了两天,还要再三叮嘱,问好友:“喂,你是哪一国的?”

    你若跟他好,表示你不够朋友,不值得信赖,我就跟你绝交!你不是我这国,就是他那国。从小看歌仔戏长大的我,最早学到的成语就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要冤冤相报,大家的日子才可以多么不无聊啊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怎么朋友越来越少,这么费力地玩敌人朋友游戏,好像没啥意思。后来越来越不喜欢跟大家玩团体游戏,宁愿待在家中看书,书中即使没有黄金屋,也没有人歧视我,更没人会骂我一句“三字经”不如自命清高算了。

    撕去身上的标签

    也许大学时候念的是比较冷漠的科系,周遭都是一群讲究理性思考的人;(所谓理性思考就是,没想清楚恨一个人会得到什么好处之前,千万别花力气恨一个人。)还有,念法律嘛,法官未判刑之前,人人平等。我总觉得,他又没犯法,我也没资格恨他,有人得罪我,算了算了;法律系的女生,至少学会不犯法即合法,我不需把敌人当仇人,把仇人当囚犯,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大家一起维护社会安宁与秩序和谐吧。

    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