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三国志X最新章节!

    却说那名剑客一见杨华进来,便立即起身行礼道:“学生单福拜见杨大人!”

    杨华心道,单福?那不就是徐庶么?怪不得似曾相识!自己这一段时期的行为,都是下意识地以徐庶为模仿对像的,自己就好比他的影子,而如今这影子的原型来了!可徐庶怎么会是剑客呢

    噢!杨华又想起来了,史料说:“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今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单福乃其托名耳。”既然有这样的经历,当然是剑客出身啦!

    大贤当面,而且还是自己的偶像,杨华那敢怠慢?连忙还礼道:“哎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元直先生驾到,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徐庶一看杨华早就知道自己名号,自然也就不再伪称“单福”了

    原来,徐庶自从受马良所托寻找冯菁之后,几乎踏遍了中原大地,却不知道冯菁那时只躲在程昱家。直到冯菁以“小才女”在许都出了名,并且大张旗鼓嫁人,徐庶才获得准确消息赶来。等赶到这里时,杨华正出使辽东未回,结果先见到了冯菁。由于徐庶有命案在身,天子脚下不宜招摇,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避居于杨华府内,混吃混喝好几日。

    马良曾向徐庶介绍过杨华的“卓越才智”加上杨华现在是“光禄大夫”作为布衣身份的徐庶一见杨华,自然要抢先向他行礼,现在发现杨华竟对自己如此恭敬,更加感到受宠若惊。连忙答道:“学生寂寂无名,当不得大人谬赞,学生早闻大人用兵如神,今日又见大人府中众多奇巧之器,甘愿向大人拜师学艺。”

    杨华心说,自己这两下子哪配作徐庶之师?倒过来还差不多!连忙推辞道:“若论用兵打仗,徐先生应当比我更强。至于奇巧之器,大部份是菁儿所制。我真的不配做人师表,还要向你学习呢!”徐庶道:“大人休得过谦,破八门金锁阵时竟可从死门而入,仅此一点我就万万不能!”

    杨华笑道:“如果是这个,我可以为你解说,但我们应该互为师友,互相学习才对。”徐庶待要继续争辩时,冯菁在旁插话道:“徐大哥!你已经答应做我的大哥了,还跟我丈夫客气什么呀?”

    杨华忙问:“此事当真?”徐庶叹道:“我走遍中原寻找菁儿,心中早已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小妹,见了面后就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其实只是戏言而已!”冯菁怨道:“剑侠一言九鼎,怎能当作戏言?”杨华也道:“先生高义,为菁儿如此奔波,做她大哥当之无愧!既然如此,我们就兄弟相称吧!元直兄!”徐庶本是豪爽之人,见状也就不再推辞,回应道:“锦川弟!哈哈哈哈”二人相视大笑。

    杨华对徐庶道:“你身负的命案,是属于为民除恶,我明天就去布政司让他们给你消案。你就安心住在这里吧!我们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学习,都不要藏私,我还有很多兵法上的问题要向你请教呢!”冯菁也说:“我要向徐大哥学习剑法!”徐庶笑道:“那要不怕吃苦才行!”冯菁毫不犹豫道:“我已经有过吃苦的经历了,一定不怕!”

    于是,徐庶就住在了杨华家里,每日里教冯菁练剑,同时与杨华讨论兵法。杨华与冯菁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杨华也把关于八门金锁阵的疑问向徐庶解说了。

    杨华道:“上古之人传下的八卦,原本是一个能够解析能量交换动势的立体结构。在平面上,用左右前后垂直相交的两条直线可划分成四个象限,称为‘四象’;在立体空间上,则需要用左右、前后、上下三条直线,可划分出八个卦限,称为‘八卦’;这三条直线,按左阴右阳、后阴前阳、下阴上阳来认定。它代表的实际上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能量交换形式,也叫‘热对流基本动态’。任何运动状态都可以分解成左右分量,上下分量、前后分量这三种基本动态。易经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象、四象生八卦’,就是教人由直线到平面再到立体,由简到繁地分析能量交换运动。这是一种力和运动的解析方法。这里面没有任何神秘的地方。”

    “因此,关于八门金锁阵,所谓‘生门’还是‘死门’,只是一种名称。生门也可死,死门也可生,关键在于运动方向的实质。以往的八门金锁阵,九个小方阵各自旗帜鲜明,运动方向一目了然,所以不管进那个门,都很容易就破去。”

    徐庶听了,顿开茅塞:“原来是这样!佩服!佩服!那么,如果把所有方阵的旗帜都换成一样,只用暗号区别,阵就难破了!”杨华道:“对!那就成为一种全新的‘八阵图’!敌人有来无回,呵呵呵呵元直兄不妨试试!”

    徐庶不禁大为高兴,他这几天通过与冯菁和杨华的交流,自己也收获极大。

    这些日子,袁尚、袁熙和妻子甄宓经常来杨华家里做客。冯菁与甄宓美女相惜,很快就混得烂熟,姐姐长妹妹短地叫个不停。附带地,也引起另外两个客人时常上门。

    一个是曹植。他惊艳于甄宓美貌,想要以甄宓为原型写一篇洛神赋,于是常借杨华府中作为观摩甄宓之地。

    另一个是司马懿,由于杨华入魏是他的功劳,眼下杨华风光得很,他觉得杨华对他应当会有感激之意,于是也常常来套近呼,自然也顺便“一饱眼福”

    杨华虽然表面上把司马懿“引为知己”背地里却告戒菁儿对司马懿要作提防。另外,由于甄宓太媚,杨华也多次警告菁儿不可与她形影不离,以免“学坏”甚至为此还对菁儿进行了“责罚”当然,这种“责罚”一定是但菁儿却“宁死不屈”辩驳说:“人家甄姐姐对你印象极好,那么崇拜你,你却还在背后说人坏话!”杨华也是无奈,只有在心中慨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日,二袁前来相告,说是曹操已经作了安排,袁熙去安定为副将,袁尚在许都担任“给事中”甄宓却是哭哭啼啼,不愿意去安定那种风沙苦寒之地(那会很伤皮肤的)。二袁问杨华,可否互相掉换一下。杨华道:“由我来说这事不方便,容易让曹操起疑”冯菁却对甄宓说道:“别急!既然我们已是结拜姐妹,就让我去走曹操的后门!”杨华心里直犯嘀咕:“见鬼!她们什么时候结拜的?”

    次日,冯菁去找曹操磨嘴皮子,说了边塞气候如何对女孩子不利,以及甄氏哭泣,二袁情愿互相掉换一事。曹操一笑,于是二袁职位互换。

    袁尚辞行时,自然有一番机密商议。袁氏家财万贯,杨华嘱咐二袁开始训练秘密情报部队,并把集训地点设在上庸,因为那里是“自己的地盘”二袁自去布置不提。

    由于徐庶到来,魏延护卫杨华的压力减轻。杨华让魏延回上庸一趟,通报情况,并把冯菁制造铅笔、漂白纸、橡皮擦、以及测风仪、温度计、晴雨表等民用技术带去,进行生产,以谋取暴利。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冯菁和曹操的共同忙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