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最新章节!

    "xianggong,微臣在家乡曾听一位伟人说过,无论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换句话说,无论农业还是商业,只要能为朝廷充实国库,就是有益的。"

    "无论是耕种者还是商人,只要缴纳税款多,那就是有益的。"

    "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

    "我们要在坚守礼教的同时,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别过于拘泥于古老的规矩,别过分束缚民众。”

    “您期望朱氏的江山永恒延续,就不能像握沙般,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倒不如展现出您皇权的普惠,展示出皇权能使万民安居乐业的力量。”

    “让百姓丰衣足食,他们怎会不拥戴?”

    “那时,朱姓的江山岂非固若金汤?”

    “反而,您现在越是用力抓取,问题只会层出不穷,您说是吗?”

    朱元璋心中略有所动,但他并未深思,直接问:“这百万贯跟你有何关联?”

    陈寒似乎仍在绕圈子,未直接解答核心问题。

    朱允熥听得出先生的急切。

    朱元璋虽被陈寒的道理打动,但对于为何不将百万贯交给他,仍是疑惑重重。

    陈寒接着说:“陛下,我们来谈谈重点吧。”

    “这笔百万贯之所以亟待交付,是臣受兴隆号发行的票据启发。”

    “臣有个构想,利用这次救灾,不仅援助灾民,还要为大明王朝启动一次全面的基础设施革新。”

    朱元璋等人不明所以,陈寒简洁地解释:“在募捐活动前,我让夏荷提过一种叫做水泥的建材。”

    “我已经研制成功。”

    “这种材料用于建造房屋和道路极为合适,铺设后即使雨天也不会被冲刷,犹如石板路般整洁,成本却远低于石板,我想在京师大规模推广。”

    “此次救灾与以往大相径庭,以往只是确保百姓不饿死。”

    “但这次,我要让灾民赚钱。”

    “我要让百姓赚钱,让商贾赚钱,大规模修筑道路,如同秦始皇修筑驰道一般。”

    “这叫以工代赈。”

    “这种方式优于单纯提供食物和水,还能为朝廷留下完善的设施。”

    “将来道路通畅,无论经商还是出行都将更为便利。”

    朱元璋听得如痴如醉。

    “这是其一。”

    “其次,臣计划整合几家工厂,目前已设立纺织、玻璃、红砖、水泥和钢筋五家工厂。”

    “我们可以合并它们,成立大明商会。”

    “大明商会可由皇家参股,朝廷参股,宗族参股,商贾也可参股,形成一家合股企业。”

    陈寒再次向朱元璋阐述了股票、厂房、公司以及纺织、玻璃、红砖、水泥、钢筋的含义,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新的视野,也让朱元璋清楚了他的计划。

    陈寒的意图其实很明了,这一千万贯应作为朝廷的投入,融入大明商会之中。

    如此,便无需再从国库中抽出巨额资金。

    而大明商会也将因此拥有初始运营资本。

    同时,商会成立之际,陈寒便可大力推广,连朝廷与皇室都加入的大明商会,岂会逊色?这定能吸引更多投资。

    "一旦商会运作起来,微臣计划将所有商人纳入大明商会的伞下。"

    "朝廷为他们颁发正式的经营许可,让他们在册登记,成为朝廷的特许商户。"

    "这些商户在交易时将享有更多便利,只要不违法乱纪,就不会受到官府的无理刁难,办理事务也能享有优先权。"

    "如此一来,商人们的积极性必然提升,同时也是一种荣耀的体现。"

    "这亦是朝廷对他们商贸活动的公开认可,悄无声息地消除民间对商人的偏见。"

    听完这一系列构想,朱元璋仍有些不解,敲打着桌面质疑:"你如此高调提升商人的地位,难道是因为收了贿赂?"

    陈寒苦笑:"陛下啊,我在晋商商会只待了一天,您的锦衣卫可是一直盯着我,我哪里有机会搞那些歪门邪道?"

    朱元璋轻蔑地哼了一声:"锦衣卫还说你上了二楼,那个貌美的姑娘想要亲近你,你还假装拒绝,勾得人家姑娘主动出面,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夏荷和冬雪焦急地问:"公子,真有这样的事?"

    陈寒忙解释:"私人事情以后再说,陛下爱八卦可就无趣了,您这样忽视我们的隐私,这习惯得改改。"

    "锦衣卫不能总监听别人的私话。"

    陈寒重新回到主题:"陛下,提升商人的地位,并非我受贿所致。"

    "而是因为当前滥发的宝钞问题急需解决,解决之道何在?"

    "不是靠您日复一日地开采铜矿铸造铜钱来替换,而是要提升民间的生产效率,增加物资储备。"

    "就像现在通货膨胀的情况,假设原先一斗米值一枚铜钱。"

    "但如今因宝钞滥发,一斗米需两枚铜钱才能购得,如何解决呢?"

    "关键在于增加粮食的产量。"

    "这就需要通过商业途径,让百姓富裕起来,提高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物品,尤其是粮食。

    陈寒直截了当地宣布:“我打算把大明商会的股权分割成一千万份,每份价值一百枚铜币,其中六百万份归朝廷国库所有。”

    “皇家可以分配到一百五十万份。”

    “宗族成员能获得一百万份。”

    “还有那一百多万商贾,每人一份。”

    “而我,会保留五十万份。”

    自然,陈寒还有一项安排未提及。

    朱元璋听到这里,惊讶不已:“什么?你要独自拿走五十万份?”

    “没错!”陈寒回答:“我是发起人,执行者,还要负责基础建设,相当于舵手,拿这么多是合理的。”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猛地一拍桌子:“那你也要出资!”

    “对,我也得出钱。这一百万贯中,朝廷六十万,皇家十五万,购买我技术的费用五万贯。”

    “各藩王出资十万,剩下的十万由那些商人承担。”

    “总计一百万贯,用于创立大明商会。”

    “签个合约不就解决了吗?这样不是很好吗?”

    听完陈寒的计划,朱元璋冷笑:“好吧,就算你说得有理,朝廷六十万,皇家十五万,你五万,加起来才八十万,剩下二十万贯交出来。”

    看着朱元璋这个财迷的样子,瞬间领悟,陈寒不禁想笑:“陛下,您太心急了,二十万贯就让您挂念上了。”

    “难道不该给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工作的人一些奖励吗?”

    朱元璋不耐烦地反驳:“少来这套,还有你那卖功德楼位置的两百多万贯,本就是朝廷的,别以为是你的,立刻上交国库。”

    陈寒急了:“陛下,那两百万是用来走商务司的账目,将来用于建立各种研究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桥筑路、建造工坊、制造器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以及武器研发和参与计划人员的薪酬,都从商务司的账上出。”

    “我已经让人整理清楚了。”

    “再说这次赈灾,帮助数十万灾民熬过冬天,带回春播种子和安置费,也需要大约五十万贯。”

    “每笔开支我都会详细列出,您可以派十几个锦衣卫监督,随时查账。如果我私吞一枚铜币,我陈寒天理难容,我对金钱毫无贪念。”

    蒋瓛在一旁慢条斯理地说:“陈大人,您可是空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