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阿姊文集最新章节!

      做结婚家具的时候,先生征求我的意见:要不要做个书柜?我说咋不要,书柜怎么能少?你看我那么多书搁哪儿?

    结果,他搬回来的家伙,真令我沮丧万分!太小了,而且做得很不如人意,不伦不类的,与其说它是个书柜,不如说它象个碗柜。可怜我那些书儿,只能放到这劳什子里啦?

    我想要有个大大气气的书柜,能容纳好多的书。以书为壁直达屋顶,能够形成一种充分的文化重压,给人力量,催人上进。读大学时,曾到过一位中文老师的家,见识了那一架架壁立的书柜,无不喟叹书山学海的神圣与崇高,同时也对书籍更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心怀!从此,工作后挣钱,拥有一架气派的书,便是我心中不落的彩虹。  

    可是,眼前这实物,好不令人失意,越看越不顺眼。于是与先生商定,以后搬进新楼房,一定做个好的,尽善尽美。

    我不是那种嗜书如命的人,但对书的厚爱,也算深情!一日不读书看报,便觉落下一桩心事;一段时日与书绝缘,就有智慧枯竭之感。尽管有先贤作愤激之叹:“人生识字忧患开始”然而,我更欣赏这边的智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才是人生最深最厚的财富。

    我的父亲乃一介农夫,却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劳作之余,常以书为伴,许是受了他的影响,我们姐弟都与书结下不解之缘。那时,日子并不宽裕,父亲却忘不了挤几个钱出来,为了我们订一两套书报。走村串户的邮递员,成为我们心中的天使,每当他从我家门前经过,便怀着满腔的热望打听有无我们的书报。得之,则心花怒放,如获至宝,姐弟争相传阅;不得,便会几日里怏怏不乐。那时,邻家伙伴的红领巾,每期必叫她借与我看;同学间谁有了一本小人书,也会想法借来一阅,常常在中午的餐桌上看得酣畅淋漓,忘乎所以,母亲催促、饭菜冰凉,也没回过神来。倘若那书没看完,中午上学路上必边走边看,看得忘了东南西北。当然,我是从来不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到了学校就将书藏入书包深处,用心课堂了。

    多年以后,回想此情此景,也不禁为少年时代那极强的求知欲及自制力感慨。  

    少年之时,经济不济,父亲便让我们姐弟背点家中所产上街变卖换点钱,一为让我们自力更生自己挣得零用钱,二为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那时我大约十来岁,弟弟七、八岁,姐弟俩常在星期天的时候,不管天晴下雨,不管那天是否赶集,我们都背上二三十斤的洋芋或瓜菜之类上街去卖。从家到县城,十里崎岖山路,每逢大雨,羊肠小道的黄泥巴路便泥泞不堪,如同煮熟的糯米般粘连、打滑,我们只得脱了磨光了底纹的胶鞋,赤脚行走,甚至连双手也忘不了帮忙,汗水加泥水,把双脚粘满黄泥的我们送进了县城到得街上,小小的我们,各自独立跟大人们讨价还价,三分钱一斤的交易,每次也能有六、七角钱的收获。糖,是舍不得买一颗的,小人书才是我们心中的至爱。手捏着钱,姐弟俩常常是直奔新华书店看看买什么书。贵的不能买,拣好看又便宜的,各自带回去一两本,回家的路上就象怀里揣着个宝。到家后,一口气看完了还不忘津津乐道的讲与伙伴们听,一同分享那种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热爱。那时,书,成了我们最美的食物

    儿时的偏好,使我们的学习生涯受益非浅。直到今天,我仍需感谢少年时代父亲给予我们的特殊教育与厚爱。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我庆幸,生命里,有了书。

    是书,填满我生命的成长历程!  

    有人曾说,书是最忠诚的朋友,永远也不会背叛你,我深以为然。  

    谢谢你——书,伴我走过那个年代,直到永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