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阿巫文集最新章节!

    阅读历史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眼前闪过泛黄的文字,指尖流过岁月的沉沙,金戈铁马,历历切切,真实的如同亲身触摸到一段刀兵剑戟的战争,和烽火狼烟的史实,但历史遗落在世间的并不止于这些,就象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巨著,气势磅礴的场面永远只是供后人瞻仰与凭吊,回味无穷的,却是其中的某些细节。

    雅安上里,便是从整顶的皇冠上,偶然蹦落的明珠,被称做四川的周庄。

    上里古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北端,四川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最早的地区之一,考古发现,在距今204万年以前,四川已经出现原始人,他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大概有3000年,据史为证,殷周时期,这里曾经出现过两个国家:一个是蜀国,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在川西,另一个是巴国,在川东,由古代巴族为中心建立,所以,四川古称[巴蜀]。

    从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公路,两个小时即到达雅安,上里镇距雅安不到30公里,选择早春四月出游最合适,此时,田里菜花未谢,稻禾初青,从都市一色的硬灰建筑中,猛然掉进一汪碧绿的海里,扑面而来清爽的风,精神为之一爽,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天气也照顾游人,半暖半寒,任你穿红配绿,都断不让相机失望,一路上风光旖旎,农夫忙着插秧,耕牛拖着犁头,埋头土中,自顾不暇。

    四川有著名的十大古镇,上里位列其一,川西地区的自然经济和小手工业比较发达,传统的集市贸易促进了场镇经济的发展,小者为场,大者为镇,清朝的建制是每隔十里地要建一个镇,所以就在这里设了上里、中里和下里三个镇,成都平原就有[五里一场,十里一镇]的说法。

    上里古镇地处偏远,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袭相对而言要少许多,保存的古代遗迹自然就更完整,因为封闭,却得到难得的宁静。

    古镇初名[罗城],又称[五家口],因当时的五大家族而得名:杨家的顶子多,韩家的银子多,陈家的谷子多,许家的女子(美女)多,张家的砣子(拳头)多,当地人为了区分上里、中里和下里,一般都称上里为[五家口]。

    上里古镇依山傍水,与芦山、邛崃、名山交界,白马河与黄茅溪在此汇合,便是陇西河的源头,上里位于二河夹角处,民间[财源汇集]的宝地,站在村口就见到小桥流水人家,柳树掩蔽的古镇最大的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从一列老店到散布的民居,都是木头所筑,老街很小,有人概括说:两座桥引出两条路,然后合并通向第三座桥。镇上的街道合成一个[井]字,寓意[井中有水],希望小镇建筑免受火灾,大家平安度日。

    踏着石板路,不疾不缓,步行便可来到[双孝节]石牌坊,这是上里标志性的建筑物的,但其中所包含的意义,透着没落、辛酸与无可奈何,现在品来,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但石牌坊却堪称石雕艺术中的精品。

    石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系韩氏婆媳两代守节,[不失身不改嫁,终身孝敬父母公婆],奉诏而建,牌坊矗立在大片水田中央,显得格外高大,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的脊石雕坊,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宽7.8米,出檐1.1米,气势恢宏,四根梁上分别刻有戏剧故事和人物,20多组共百号人物,雕工精细,生动形象,眉目传神。

    石牌坊在上里古镇并不少见,除了[双孝节],其余两座是:九世同居坊和陈氏贞节坊。

    雅安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天无三日晴],雅安三雅:雅雨、雅鱼和雅女,雨排在第一,可见雅安的雨是极富特色的,上里也不例外,刚走到村口,就淅淅沥沥飘起小雨,一滴一滴都陷进石上大块的青苔进,使本就秀气的古镇,更增情调。上里人习惯了下雨,不论老少都不撑伞,正遇到学校放学,大群孩子一窝蜂的涌出来,唧唧喳喳打闹一番,再各自散进附近的田野里,踪影全无,只留下一条烟雨蒙蒙的老街,让人忧伤也不是,惆怅也不是,时光在这里似乎停滞住,人们带着悠闲和散漫,很有超然世外飘飘欲仙之感。

    绕过一排沾惹了仙气的民居,很远就能见到镇外的二仙桥,拱形桥洞与水中倒影合成一环漂亮的圆,共着潺爰的溪,婆娑舞动,桥身高约10米,长约20米,潮湿的石面上蒙着苔藓,坑洼不平,还留着前人走过的足印,桥上塑塔,供奉着观世音和关公,俗话说无仙不成景,这二位在一起虽然令人头大,却是真正保佑平民百姓的神仙。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