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剑啸西风最新章节!

音。今日得遇阁下,击铗九问已不枉矣。”

    莫之扬这几个月常听秦三惭言谈,于晦涩字句倒也慢慢能解,听这白衣人之意,心道:“他衣着华贵,随从都是百中挑一的高手,难道也如我一般常常发愁?”

    白衣人静了半晌,又缓缓道:“阁下可否现身一见?”

    莫之扬不知怎的忽然有些卑怯之感,心道:“他说我是知音,若是见我破衣烂衫,面容憔悴,不知会作何想?”从灶膛之中站起,走到那白衣人身前,盘膝坐下。那白衣人道:“可惜没有灯烛。”

    莫之扬此时身上十分痛苦,强笑道:“人人都不过是身有四肢,面有五官,瞧得清楚怎样?瞧不清楚又怎样?”

    白衣人身份高贵,旁人与他说话都毕恭毕敬,莫之扬之言却使他吸了一口冷气,谢道:“阁下所言极是。”

    莫之扬不再言语。他此时内力虽然纷乱,却已十分深厚,目力过人,模模糊糊看见白衣人神情十分庄重。

    不知过了多久,大雨已停了。那白衣人叹口气,道:“在下该上路了。行路匆匆,无以为赠,这里有折扇一柄,请阁下收下,以资纪念。”

    莫之扬心道:“我若推辞倒让他小看了。”当下接过,道:“可惜在下行路更加匆匆,连一柄折扇也拿不出。”

    白衣人笑道:“无妨。若阁下不弃,在下倒是多带了一些盘缠,黄三!”那黄三当下答应一声,从包裹中取出几只银锭。白衣人接过来递与莫之扬,道:“请笑纳。”

    莫之扬心道:“我这回不推辞就给他小瞧了。”笑道:“阁下赠银之手,不知还能弹琴么?”

    那白衣人一怔,谢道:“阁下勿怪,在下落俗了。”作了一揖,出了石屋。听得脚步踏水之声渐渐远去,不一会儿就听不到了。

    莫之扬待他们走远,抱住膀子,结结实实打了几个哆嗦,把那些破蓑衣又悉数披在身上,钻进灶膛之中。不知苦熬了多久,天色终于放亮。莫之扬迫不及待地展开两仪心经,逐渐读去,终于悟到了经文中真义,越过第八段不练,从第九段练至第十五段,果然越练越热,身上比之昨夜,已不知好受了多少倍。再从第十七段练起,则颇为不易。他原本极为聪明,心想:“这是阴阳相调之道。须假以时日,何必奢求一日成功?”他却不知,仅此一夜之功,内力增长了何止十倍。当下收了经文,贴身装好,将那匣子抛却,出了石屋。

    昨夜一场大雨,今晨的阳光格外好,天空蓝得如同新染的衣衫,树木花草的颜色也更为新鲜。莫之扬摸摸肚皮,却也不觉得多饿,这自然也全是仗那两枚药丸之功。

    走了一程,他渐感筋血活络起来,脚步轻快了许多。这时他离范阳已不过四五百里,路上行人渐渐见多。走到中午,烈日开始发出威力,莫之扬见一辆马车驰过,车上公子摇着折扇,忽然想起昨夜那白衣人也赠了自己一柄折扇,当下取出来扇了几下,但觉凉风习习,掺夹着阵阵说不出名目的暗香,不由甚是惬意。凑近嗅了一嗅,确认那暗香正由扇中生出,又看见扇面上写的有字。他仔细瞧去,见上面题了首诗——

    纤陌纵横人如织,王侯公子比比是。

    斯人专寻幽僻处,漫吟离骚谁者识?

    诗末尾写着“李璘书于天宝五载仲春”字体瘦肥相宜,刚柔得法,十分雍容。莫之扬忖道:“原来那白衣公子叫李璘,他的随从叫他王爷,若真是如此,官儿不比罗而苏还大么?”

    行非一日,到得范阳城郊。算算离安昭之约还有两日,寻思:“是先看看师父,还是先去赴安昭之约?”想别处都张贴了他的通缉令,范阳城中想必更是如此,当下找一个无人处将面目弄得如同前几日妆相,到城中领了慈善粥,专看高墙厚壁张贴榜文处。不多久,便在一个街角看见通缉榜文,但见那榜上只有单江、班训师、驼象、快刀小妞等人的画像,却独独没有自己。又去找了几处,全是如此。心道:“这是为何?”百思不得其解。寻一个老者问了八里铺杏子林的路,心想后日见了安昭不知该说什么话。慢慢出了城,在附近一座山岗僻静处自练两仪心经。到了傍晚,又去城中领了慈善粥,吃完返回山岗,望着山下城中灯火,目光忧郁。心想上回越狱成功,全仗人多心齐,如今要去探望师父,却不会来去自如了。自己还未找到雪儿妹妹,还未能给梅伯伯报仇,还有上官楚慧,难道失散四年便永不相见么?玄铁匮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梅伯伯之死、自己种种遭遇全由此而起,莫非就让它永远埋在那宝石山坡子沟石洞中不成?

    山中升起一圆月,夜风清凉袭人,平添愁绪。莫之扬坐了许久,自知诸多心事均非一时便能释怀,便默诵心经口诀,继续练功。

    好不容易到了第三日,下山吃了两顿慈善粥,苦熬到未时,依前两日打听好的路径,向八里铺杏子林走去。到得那杏子林时,见杏子林郁郁葱葱,浓绿中露出点点浅黄,原来已是杏子成熟时节,看来分外诱人。杏林北侧,建了一座道观样的木楼。莫之扬正在张望,忽见那道观中走出一名白须道人,手持拂尘,迎上前来,打了一个稽首,道:“来者可是莫公子么?”

    莫之扬心道:“安昭原来早有安排。”当下还了一礼,道:“不敢,小可正是姓莫,不知道长有何指教?”

    那白须道人笑道:“请随我来。”带莫之扬走入道观之中,着小道童上了茶水。笑道:“莫公子请先用茶,贫道去去就来。”

    那道人去了约摸一顿饭工夫,却不见回来。莫之扬心中不由嘀咕起来,忽听观外一人道:“断不让那犯人逃脱!”接着听到人声嘈杂,似有大批队伍开到近前。不由大惊,抢到门边,见数十名弓箭手已将这道观团团围住。后面仍有数百名军士赶到,执刀持戟,个个神情庄重,如临大敌。

    莫之扬倒吸一口气,闪回屋中,有一名军官眼尖,喊道:“我们已看见你了,还不快出来投降?”正是前些日子见过的恩克别。

    莫之扬心下一横,走出观外,冷冷道:“不知是谁让你们到此捉拿在下的?”恩克别道:“你不要轻举妄动,快跪下受绑!”

    莫之扬忽然悲从中来,嘿嘿冷笑,自语道:“莫之扬啊莫之扬,这全是你相信人的好处!”大笑道:“我中了你们的奸计,今日死在这里也罢,要让我跪下受绑,却是痴心妄想!安昭,你给我出来!”连喊数声,却不见有人答应。恩克别道:“各部小心。这厮武功高强,弓箭手,准备射他双腿!”

    却听一声“慢着”一人骑马缓缓驰近。但见那人双目微眯,白面无须,虽不过三十岁左右,已然发胖,一个南瓜般的肚子突出来,甚是难看。恩克别见到他,立即单膝跪倒,道:“少将军!”

    那少将军挥挥手让他站起,冷笑一声,拿马鞭指着莫之扬,道:“你就是莫之扬么?”

    莫之扬心中念头急转,冷冷道:“不错,正是你家大爷!”

    恩克别喝道:“大胆囚犯,敢如此对少将军说话!”

    那白胖少将军怪笑一声,道:“不妨,不妨,这些死囚就是如此臭脾气。嘿嘿,看不出你又瘦又土,倒有本事越狱。难怪大帅着我亲自前来,又难怪昭儿妹妹嘿嘿,有趣,有趣!我来问你,是痛痛快快服罪受绑呢,还是拒捕,让我们弄你个半死才服气?”

    莫之扬叹口气,跪倒在地,倒背双手。那白胖少将军大失所望,不屑道:“原来不过如此!”恩克别一招手,四名兵士拿了绳索,走入场中。

    莫之扬叹道:“安昭,你好奸计!”忽然一跃而起,双掌一分,已将其中两名兵士拿住,跟着踢出两脚,另两名兵士吃不消他的阴阳内力,惨叫一声,跌出去倒地气绝。

    变化忽至,恩克别大惊失色,道:“放箭!”“嗖嗖嗖”数十上百支羽箭向莫之扬飞到。莫之扬手持两名兵士,双臂挥轮,挡住羽箭。那两名兵士不知挨了多少箭,连连惨呼,却并未一时便给射死,待惨叫声停下之时,莫之扬已冲出重围,撂下刺猬般的两名兵士,向那白面少将军扑去。

    恩克别喝道:“挡住他!挡住他!莫让他伤了少将军!”兵士纷纷拥来。莫之扬心中悲愤,大声呼喝,劈手夺过一柄刺到眼前的长矛,随手挥出。他此时血脉贲张,内力更加汹涌,给他长矛扫中的兵士不是臂断腿折,便是当场丧命。莫之扬一时豪情四起,又打倒四五人,向那白面少将军扑到。

    那白面少将军吓得面如土色,连道:“挡住他!挡住他!”拨转马头,向外围逃去。莫之扬眼前兵士重重,暗道:“今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长矛大开大阖,胡刺乱挥。他虽然不会枪法,但他身怀绝世内功,便是寻常兵刃在他手中也已威力惊人,只闻呐喊声中不时有人惨呼,被他刺死打伤之人已不下四五十之多。

    他正杀得痛快,忽然脚下一绊,右腿吃痛,忙向旁边一跳,不料又连连吃痛,双腿一软,跌翻在地,双腿已被扎进七八支长钩。他大叫一声,拔出一支,向恩克别投去。恩克别一缩脑袋,帽子上的盔缨被打落,吓得连声大叫:“钩他!钩他!”数十支长杆钩连枪从四面八方伸来,莫之扬只觉得肩、背、脖子连连吃痛,浑身浴血,再也不能站起,嘶声道:“安昭,你好奸计!”

    众兵士七手八脚将他按住,倒剪双手,绑得结结实实。那白胖少将军骑着马走到,擦擦脸上冷汗,笑道:“了不得,了不得,这厮果真扎手。”

    忽听一个女子声音道:“二哥,你们怎么来了?”那少将军笑道:“昭儿妹妹看得起这人,哥哥怎能不见见?这厮果然好功夫!”那女子失声道:“你们抓住了他么?”骑马驰来。

    莫之扬虽在将死未死之间,也听得出这女子正是安昭,骂道:“安昭,你好狠毒”口中吐出一串血沫,昏死过去。

    待他再醒来,已是第二日上午。慢慢睁开眼来,见身处一间华丽堂皇的房子里,被牢牢绑在椅子上。四周站着许多兵士,有两人正拿凉水往自己头上浇。莫之扬懵懵懂懂,见对面一个人瘫坐一张特大号的虎皮交椅中,那人胖得出奇,两腮的肉几乎耷拉到前胸,一个大肚子高高隆起,似是一个小山丘。两名丫鬟一左一右拿了雀翎扇给他扇风,他仍热得油汗不停地往下淌。

    莫之扬隐隐约约想起昨日黄昏被擒之事,望望那些兵士,有气无力地道:“安昭呢,让那恶毒女人来”

    那大胖子似是眼神不佳,听见他说话,问旁边一人道:“他醒过来了么?”那人道:“禀大帅,那贼人醒过来了。”

    大胖子“嗯”了一声,抬起一支粗短油肥的右臂,招了招手。几名兵士将莫之扬连人带椅抬到大胖子身前。大胖子眯着眼睛,向他看了半天,忽然笑道:“向郎中给我配的‘明目汤’不坏,我看清一些了。喂,你就是秦三惭的徒弟莫之扬么?”

    莫之扬神情迷迷糊糊,瞧着那大胖子,忽然脑中一闪,哼了一声,冷冷道:“你是安禄山?”

    那周围肃立的几名兵士、军官都神色一变,向莫之扬喝道:“大胆!”莫之扬转头瞧瞧他们,不知为何觉得十分好笑,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只是他一笑,身上几乎无处不疼得钻心,那笑声便变成倒吸冷气。

    那大胖子笑道:“很好很好。自古英雄出少年,不错不错。我正是安禄山,你害怕了么?”

    莫之扬摇摇头。安禄山又大笑,忽然神色一变,手在虎皮椅扶手上一拍,道:“小子,我来问你,秦三惭那几件东西藏到哪里去了?”

    莫之扬漫不经心地笑道:“什么东西?”

    那白胖少将军两步窜到他身前,脸色由白转青,脸上横肉条条绷紧,一字一顿道:“你少装蒜,快说,那几件东西藏在哪里了?”他虽是长得较胖,但眉目与安昭还是有三分相像。莫之扬心下一酸,忽然笑道:“你过来,我对你说。”

    那少将军大喜,将耳朵凑到莫之扬嘴边。莫之扬小声道:“你娘的妈妈!”放声大笑。少将军恼羞成怒“啪”的搧了他一记耳光。莫之扬大叫一声,向他一头撞去。那少将军猝不及防,险些摔倒,摸一摸口鼻,已流出血来,牙齿也松动了两颗,不由骂道:“你这死贼!”抬脚踢去。莫之扬体内阴阳内力却自然而然反激出来,那少将军疼得抱着脚连连叫痛。

    安禄山问道:“他说在哪里?”那少将军气哼哼地擦擦嘴上污血,在安禄山耳旁说了一句话。安禄山面色一怔,失声笑道:“这小子十分有趣,很好很好,难怪秦三惭肯把武功传给他,哈哈!”

    莫之扬勉强打起精神,冷冷道:“我师父在哪里?你们把他怎样了?”

    安禄山忽然变得很和善,笑道:“本帅一向敬重英雄,你师父为当今武林泰斗,本帅既然请到,怎能怠慢?可你师父毕竟上了年纪,十分固执,若对我说出那几件东西的下落,本帅定当好生招待。你年纪轻轻,可别学他那般糊涂!你又是昭儿的朋友,咱们什么话不好说?”

    莫之扬听他说起安昭,心道:“你女儿怎会与我是朋友?啊呸呸呸!”又想起秦三惭音容笑貌,忽然百感交集,流下泪来。

    安禄山眼神不好,给他打扇的一名丫鬟却是眼尖,在他耳边轻语一句。安禄山以为自己已打动莫之扬,喜不自胜,叹道:“本帅受皇上委托,要寻回皇宫中被盗的几件旧物,怎敢不放在心上?查来查去,才知与你师父关系甚大,可你师父”

    莫之扬怒火上涌,道:“胡说,我师父怎会去干那些偷盗勾当?”

    那少将军与另几名军官一齐喝道;“不知死活,敢如此说话!”

    安禄山喝道:“不得无礼!莫公子不要误会。我何曾说皇宫中的东西是你师父盗的?只是要寻回那些东西,只有你师父才能办到。你师父未对你说起过么?”

    莫之扬想了一想,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安禄山双手轻拍,笑道:“你只要说出那几件东西的下落,我定让你与昭儿见面,你如愿留在军中还可当个不小的官呢。”

    莫之扬道:“到底是哪几件东西?”

    安禄山沉吟半晌,道:“‘北铁南金西石东玉’,你听说过罢?”

    莫之扬心中格登一下,问道:“这是皇宫中的东西么?”

    安禄山叹道:“江湖四宝,你以为本来就在江湖之中么?我查来查去,除了北铁之外,其余三宝全在你师父手里。我与你师父叙过一回话,他却不肯将这几件东西交出。我真不懂,秦三惭一生行事甚为明白,怎的到老竟如此糊涂?”

    莫之扬心道:“我只有先答应下来,方有望见到师父。”点点头道:“我师父有一次说要托我办一件大事,还说江湖四宝,干系重大,要我立一个誓。我刚要立誓,那李黑猪却过来责问我们在说什么?从那以后,师父一直未再提起隔了几日,我便越狱了。若真是我也不愿当一个贼寇。只是大帅说的可是真的么?”

    安禄山笑道:“本帅怎会诳你?快给莫公子松绑!”

    正当此时,忽听一个兵士急报道:“永王李璘到——”

    安禄山神色一变,自语道:“他来做什么?”又道“快快有请。”令左右将莫之扬扶进右侧耳房,特嘱一个军官道“小心招待莫公子,可别让他再受了委屈。”众军官兵士早已将莫之扬松了绑,把椅子、绳索藏起,连地上的血迹一并擦净。

    不一会,听大门外脚步声起,一行九人已进入厅中。当先一人身着一套白衣,面容清瘦,正是永王李璘。后面紧跟着八名黑衣卫士,两人对行一礼,安禄山大声道:“永王一向可好?”李璘笑道:“已有数年未见大帅风采,一见之下,大帅威武不减,面色益发康健。”

    安禄山笑道:“永王倒比上回见时显得老成多了,更加相貌堂堂,不同凡响。”

    永王李璘天生有一目斜视,唐明皇曾说他“五官不正,龙种莠苗”后见他读书勤奋,聪颖异常,才渐渐改了轻视之心。他此时听安禄山话中似有讥诮之意,颇为不悦,心道:“这安禄山惯会装疯卖傻,不知父皇为何这般信任他?他上回见到大哥李亨时,父皇让他行跪拜之礼,他却不肯。说什么他安禄山一不拜天地,二不拜鬼神,一生一世,只跪拜父皇一人。后来听父皇说大哥是太子,这才假装恍然大悟,连忙跪拜。嘿嘿,我倒要瞧瞧你是否真糊涂。”当下笑道:“大帅过奖。”

    旁厅之中莫之扬听到李璘的言语,不由大为吃惊,暗道:“这不就是那夜破屋中碰到的躲雨之人么?他莫非真是皇亲国戚?”

    安禄山邀李璘入座,自己也颤巍巍坐下。李璘淡淡一笑,站起来从怀中拿出一份诏书,道:“东平郡王安禄山接旨!”安禄山吃了一惊,慌忙站起,向前跑了两步,跪倒伏地道:“臣安禄山接旨!”

    李璘瞧他体胖如山,这一惊一站一跪一伏十分有趣,心中暗暗冷笑,手捧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爱卿安禄山长年为国守护边疆,将士亦多有寒苦,前已着给事中罗而苏解十五万两黄金、四十万两白银抵范阳,以厚军资,增粮饷。今着永王李璘再致慰问。朕常念及爱卿,若边疆战事稍平,希卿同永王回京,以了朕思念之情。钦此!”

    安禄山头上汗珠“叭叭”直落,一双小眼睛骨碌碌转个不停,心道:“给事中罗而苏解军饷抵范阳?这是哪里有的事?”但他此时正在酝酿大阴谋,念头盘绕几回,已然有了定论:“明皇那老糊涂虽爱耍点小聪明,却决不至于开这么大的玩笑。这军饷定是已送了过来,莫非我回范阳之前,安庆绪等人已悄悄收下?”当下谢恩,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再次对长安方向三拜,口呼万岁,收好圣旨,颤巍巍、喘吁吁地站起。

    李璘道:“大帅治军颇严,小王一路行来,看见许多地方设了慈善粥,以解饥民之需。大帅对圣上忠心耿耿,虽然身居边塞之地,仍替陛下赈济灾民。军士亦多有寒苦,却严守军纪,无一扰民。陛下虽远在长安,每念及大帅与边塞将士,常由衷赞叹。上回差罗大人解军饷前来,想必可略解大帅钱粮短缺于一二?”

    安禄山擦擦脸上油汗,笑道:“黄金十五万两,白银四十万两,不是一笔小数字。前几年全国各地则都遭了旱灾,皇上体恤百姓,赋税比之以往减了四成之多,饶是如此,仍给范阳大军送来如此多的军饷,真是哈哈,本帅必把圣上的银钱全用于将士供给,鼓舞士气,誓死效忠皇上。”

    李璘待安禄山说完,赞道:“大帅为保疆国,舍生忘死,小王十分钦佩。只是此次小王奉旨出京,却并不像罗大人一般携带巨资,大帅见谅了。”

    安禄山笑道:“永王风采过人,本帅一向十分仰慕。得见君面,心中喜悦,比得十五万两黄金四十万两白银,那是丝毫不逊。永王一路劳顿,请稍事休息,等一会儿本帅为永王接风洗尘。”

    莫之扬在侧房之中听清他们对话,不禁暗想:“为何他们说的金银之数与我们在黑风口碰到的一般数目?莫非南大哥终于将金银抢回来,交给了安禄山?”他知南霁云也是军伍中人,一时陷入沉思。

    过了不知多久,但听客厅之中已没有谈话声。莫之扬侧卧在一具木榻上,睁开眼睛望望“照顾”他的那个军官,那军官约摸二十八九岁模样,已蓄起一丛黑须,立在房门之侧,手按在刀柄上,神情十分紧张。

    莫之扬懒洋洋道:“长官叫什么名字?”

    那军官犹豫片刻,终于答道:“我叫尚明白。”

    莫之扬笑道:“看来你武功不坏,不知你练的是什么刀法?”

    尚明白似是无动于衷,反诘道:“你怎知我武功不坏?”

    莫之扬叹息一声,苦笑道:“你们大帅视我为江洋大盗,为了抓我就出动几百人马,现下却令你一人看守我,足以证明他对你的武功甚为放心。我看你左手按刀柄,右手却反护左腕,就知道你刀法必定不差。我有一个朋友叫冯践诺,握刀姿势与长官相同,他便是一个使刀的好手。”

    尚明白眉头紧锁,忽然趴在门上向外看看,返回身来,立于莫之扬身前悄声道:“冯践诺在哪里?”

    莫之扬误打误撞上,自己都觉得意外,却装作有些提防似的道:“怎的?你要与我朋友比刀法么?我那朋友常说他的回风刀法天下第一,在江湖上少遇对手。若长官能把他的刀法比下去,看他还敢不敢胡吹!”

    尚明白呆呆出了会神儿,忽然嘿嘿两声,自语道:“回风刀法,回风刀法!嘿,江湖上害怕回风刀法的人,可是不多啦。”轻轻叹了一口气。

    门外忽然有人走来,尚明白望望莫之扬,低声道:“咱们以后再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