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陈卫文集最新章节!

    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

    马太福音6∶28

    那时弦蹑着手脚走进一片窗檐下的阴地,蹲下来看着被阳光照得雪亮的路和石头。 近前的路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蒸汽似的的白光,窗檐的阴影边缘在白花花的地面常常一跳一跳地发青。知了间断地变换声势,叫声忽远忽近忽前忽后,弄不清它们究竟停在池塘边的树上还是在屋子后面。也许庄里每棵树上都有知了,不是为了捉它们而有意去听,不会知道哪只在叫。

    大路一侧的池塘边上,项灵和晓波他们正在一边游泳一边摸河蚌。树叶遮掩着他们忽隐忽现的脑袋,看不出其他人是谁。南岸的房屋和树遮挡了本该落在水上的阳光,使得水色暗绿,显出它们只有夏天才有的冰凉爽滑。

    不看见项灵他们,很难从平静而幽暗的水面看出有人在游动。他们的动作轻得难以察觉,似乎因为某种原由有意压低了拨水和喊叫的声音。

    身体与草席摩擦的声音时时从窗里传出。声音又软又慢,在意料不到的瞬间会擦出一两次较长的声响。有时还能听出身体移动时汗水对草席的粘吸。弦在阴地里平缓了急促的喘息,他摘下帽子,用手指叉散了粘在额上的头发。脚边一块平阔的酱红色碎钵底片下面,一只蛐蛐叫叫停停,似乎害怕叫声遮住了正在逼近的危险,但又忍不住不叫。庄里另一些声音,比如鸡叫,西桥涵洞里的水流,由于年年月月都没变过,它们已经成了庄子的一部分,它们已经不复存在。

    18次列车从梅湖口站启动时就已晚了三十二分钟。直到列车钻进漆黑而幽长的梅湖口隧道,汗流浃背的旅客才算暂时平下心来。对于这些旅客,没有比赤日之下漫长且莫名的等待更来得揪心了。列车开进隧道之后没有开灯。虽然奔波在外的不安心绪不能彻底在心里消失,但是人们都怀着也许不去思想那些险恶它们就不会来临的念头,尽量使自己安详地听着隧道里回响着的行车声响。隧道里长久阴凉的空气和窗口偶尔飞进车厢的水丝使他们有理由让自己平静。他们无力做得更多,有的只是耐心的等待而已。

    列车开出隧道时光线是一点一点亮起来的。重又见到明艳的阳光,让人觉得似乎万物蓬勃的春天一下字来到了漫长得令人生厌的冬季,让人们突然惊喜无措。车厢过道只站着少许几个人。他们用臀部抵着座椅的侧部;有时也曲着身躯,长久地盯着火车飞驶之下迅速变幻的景致。近旁并行的钢轨上面光滑如鉴,映着蓝蓝的天色,低头看去,像两束蓝油油的电光向后飞速流逝。

    时值盛夏。铁路两旁的树木和藤蔓又绿又旺。那些高峭的护道林,在列车路过它们的一瞬间,看起来一棵接着一棵,一片接着一片,显得杂乱无序。事实上,只要细加窥视,就会发现它们的种植位置其实很有规律。

    这样炎热得叫人伤心的时节,也许只有商贾和热爱奔波的人才在户外奔走不息。一个背靠着座侧的男子打完一个哈欠,准备伸手扶住座背,窗外一列火车突然呼啸而过,惊得他立即缩回手,精神反倒也为之一振。坐在那边靠窗的是一个圆脸上满是络腮胡子的汉子,他没向靠自己的窗外观看,而背靠车厢,向这边的窗外努力探望。

    有一条铁路铺在河那边。从这里可以看见那条堤腰上的藤萝、杂草和白色的星星点点的花。

    “你说,要”

    隔着纱窗,屋里响起一句话音。由于声音瓮声瓮气,像脸面被什么捂着,又像还没醒来的样子,所以竟听不出是男是女。

    声音传出时,弦正在拨弄着瓦片,虽然声音很低也很模糊,他还是被它吓了一跳。他轻轻放下瓦片,细着耳朵聆听屋里的动静。

    可是屋里此后很久只是一片安静。只有一阵持续不断、非常轻微而柔软的声音。就像一柱细沙缓缓倒向更为宽广的沙地。

    弦一动不动地听着。他没敢转动已经发麻的足踝,更不敢站起来隔着蓝窗纱向里观望。

    窗檐这片阴地周围,有一股很浓的湿泥土迅速蒸发之后的呛鼻气味,也许有人不久前在窗下洒过冷水。墙根附近聚集着密匝的碎砖断瓦,以往的很多日子,从檐上漏下的雨水在这些瓦片的表面留下了一排灰白色的迹痕。一些黑蚁扛着白色的食物在瓦片之间穿梭,它们看起来,总是那么急急匆匆,好像非常明白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一切。只有草是最可爱的。一枝一枝,火柴棒那么高,在瓦片覆盖不到的泥地上稀稀地竖着。即使阳光没有照着它们,它们还是绿得透明;许多时候许多地方,有人总会看见它们。池塘里偶尔传来几声短促而悦耳的拨水声,就像一眼小泉攒出的水珠跌落水面所致。项灵他们可能游到了那棵向塘心倾倒的大柳树后面,枝叶纷披,并不晃动,一点都看不出他们事实上还在水里。

    弦远远地就看见了从大路上走过来的女人。弦不认识她。她的一身与庄人迥异的装扮使弦觉得她像连环画或电影里的特务。比起来,大路上的阳光显得更为白亮,路边作物的颜色也特别艳丽,眼前的景像倒显得晦暗而模糊。

    屋里的谈话已经持续一阵子了。但声音总是很慢很低,又含混不清,不过终于听出来始终是一男一女的声音,他们仿佛面对面地嘀咕着,只能偶尔听清一两个字。女人的声音要清楚些,但她的嗓子似乎特别粗哑,而且漫不经心,好像一边说话,手上还一边摆弄着什么;虽然男声要细得多,但又因为他的语调总是有气无力,听起来不是还没有完全睡醒就是大病刚刚痊愈。他们的谈话,声音低,语速慢,每句接话之前都要静默很久,这种倍受等待和专注煎熬的聆听弄得弦满头大汗,他轻轻转过头,看见覆盖他的阴影已经被阳光蚕食得愈来愈小,沸水般的阳光正一点一滴地向他逼近。他还没来得及擦去从鬓间流下的汗水,女人突然提高的声音就撞进了他的耳朵:

    “你呢,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跟你正儿八经地说,你总是乱扯。”

    “怎么是乱扯呢,”男人的声音也清晰起来“我们都是再正经不过的人了。”

    “乖乖,你瞧瞧你是多么正经呵”男人在女人说话的同时笑起来,弦觉得他的笑声倒很好听;男人一边笑还一边说:“当然啦”

    接着,屋里又静了下来。

    那个从大路上走过来的女人,扛着一把很小的阳伞,鼻梁上还嵌着一副镜片又扁又小的墨镜。她穿着白底红蓝大花的上衣,下面一条黑色短裙使她的步履很难跨得很大,随着她愈走愈近,弦听见她凉鞋高跟着地时“滴嚓、滴嚓”的声音,当她走近大路三岔口,弦低下头不再看她,一动不动地蹲着。月鸣家的狗在院里清脆地尖叫了两声,池塘对岸立即传来两声回音。

    “你们看!”池塘里传来一声惊叫。弦被这叫声惊地立即抬头张望,只见小脑袋因为刚从水里露出而湿漉漉的田华双手捧着一只脸盆大小、正吐出一串水柱的河蚌,他继续高高地捧着它,又接二连三地惊叫道:“你们看,你们看!”

    “不要叫!”不远处传来项灵压低嗓门责怪的吼声:“田华,叫你不要叫,你听不见是不是?你当心我的皮榔头”他一边说一边举起一只拳头。

    然而当这个女人沿着环绕池塘的小路走到面前时,弦紧张得索性轻轻在瓦砾上坐下来,竭力做出正在神情专注地寻找那只不停鸣啭的蛐蛐。汗水从他额前流过他的眼角再挂到鼻尖上,看起来他似乎正在宁静地流着泪水。当她一步一步从弦面前踱过去的时候,弦发现了蛐蛐的后半身和两根一动不动的尾须,它已停住叫声,好像正在他刚刚掀开的瓦片下面紧张地等待着。

    弦没有碰它,把瓦片按老位置轻轻合上。

    现在,列车驶进建在两道丘岗之间的低壑上的铁道。列车飞驰而过的狂飙使两边岗上的茅草在车窗附近不停地扭着身子飘舞。

    越过丘岗上的茅草,可以看见多云的天空下一株接着一株被丘岗遮住树干的杉树顶部。

    在巨大的“倾哐倾哐”的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中,车厢里更多的是此起彼伏的鼾声。

    在旁边的铁道上来回默默走动的,是那些身着工装的护道工。

    这条小路,绕着池岸蜿蜒而去,穿过月鸣和天新家,就连上了大路。大路是庄子通向五松岗的三条路之一。大路两旁都是田。大片的水稻在烈日下静静地立着。几个扎得很马虎的稻草人已经枯碎,他们手上的薄膜片软软地垂着,悄无声息。

    过了三岔口,向五松岗盘绕而上的大路两边是杂木丛生的坟场。杂树一定比坟墓还多,有些坟墓都老得、失散得分不清谁是谁;那些东斜西倒的墓碑都只剩下一小截露在地上,即便露出字迹,也都已混浊不清;墓碑与坟墓也离散了,没有人还能知道它们是在纪念着人还是这一棵棵树。而这些树,却生得昏天黑地,把整个坟场笼得幽密而阴暗,即使没有风吹过,很远也就能听见林间从不间隙的隐约而钻心的瑟瑟声响。偶尔,一只不知被什么惊吓了的大鸟会从林中一跃而飞。

    通过五松岗的铁路就在坟场背后。十二条在阳光下播散着蓝得耀眼的光芒的钢轨裸露在霉黑的枕木、路基与垃圾之中。没有列车开过,但钢轨不可抗拒的延伸及其表面不断跳跃着的蓝光会使每个久居远方的人同时想着生,和死。

    那个女人就是从这条大路上走过来的。她走进庄子时,瑞宁正挑着一担馒头、方糕一面打着尖锐、婉转而悠长的号子走近三岔口。在空荡荡的路上,他刻意用力踩着白花花的路面,他似乎为自己如此卖力的号子不能撞出一丝回音而气恼。

    “你个讨债鬼,十里八外都听得见你鬼叫。”忽然从稻田里直起身子的粉琴慢幽幽地半笑半骂了一句。瑞宁吓了一跳。他转过头见粉琴正在阳光中眯着眼看着自己,就立即褪去脸上受惊的神色,他说“你吓了我一跳。”

    “中饭吃过了?”粉琴左手拎着一把稗草,右手遮在眉前,笑嘻嘻地对瑞宁说。

    “还不吃过。”瑞宁歇下担子,眼睛仍然看着路的前面。“这么个大热天,你在田里充什么军。”

    “挑这么一担东西,有什么事啦?”粉琴说。

    “杨庄二舅家明天上梁。”

    “要死了,”粉琴忽然拍了一下大腿,脸上的笑意也顿时收敛“今天十五啦?德松今天是七周年了。明天是东头秋霞家弦的生日。”她看见瑞宁转过头来盯着她,停了一会,又说“你看这死人稗草比秧还要多。你家烂泥罱好啦?”

    “没得。”瑞宁说“瑞荣老头子在罱呢。”

    “好得多。”粉琴说。她弯下腰,继续说“挑一担东西只吼一眨功夫,要是罱一天烂泥,全庄一天不得安宁。”

    瑞宁嘴张了张,没说话。他伸长了脖子使劲向绿荫荫的庄里看了很久,他说“死人小鬼恐怕又到河里游水去了。”

    大路前面连着整个庄子那块突然阴了下来,并且那片阴影直往面前移动,很快就把这一片也覆盖了。待到路上重新亮起来的时候,吹来了两阵微风,瑞宁听见两边的稻田里一阵又一阵沙啦沙啦的响声。

    由于很久以来屏着呼吸的倾听弦担心自己的耳朵比原先大了许多。他伸手摸摸耳垂,在知了和蛐蛐静静的鸣叫声中,他更情愿屋里的谈话声响亮、清楚一些。总是在他决定利用屋里长久的静默轻身离开墙角的时刻,他们的谈话声又突然高起来。刚才,他听见一声叹息,仍旧听不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声音,但他这一次忽然觉得这声音可能是有意叹给他听的。这叹息声过了这么久了,才听到男人开始说话:

    “你说,我是不是一定要走?”

    静默。但是弦愿意竖着耳朵等下去,既然此刻无法转身走掉。他甚至不再顾及腮帮上流下来的汗水,他就这样歪着脑袋竖着耳朵等候着,他相信他总能等到下面的声音。

    “我随你。”女人的声音还是这么淡漠、缓慢、粗哑,就好像事情并不与她有关“你自己作主。”

    很久之后,又一声叹息传出。弦听见这是男人的声音。接着,男人说:“你刚才说是‘爱好者’?可能是最好也是最后的译法了。”

    停了一会,仍是男人的声音:“总不可能是‘扇子’。”

    过了更久之后,男人又说:“至少有四十年了。”

    女人始终没有答话。

    列车驶上桥-98时,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顿时变得空旷、沉闷而剧烈。过了桥-98不到一刻钟,列车将停靠在黑岩堍站。

    成片的护道林似乎是以一湾湾小河作为点缀与破坏而使其成为完整协调的风景。盛夏的河里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因为没有风,绿色的河水倒映着水上的芦苇和天空,颜色又很阴暗,整个河面显得宁静而清凉。岸边常常泊着几叶微型的水泥渔船。水泥船板在阳光下白得耀眼。靠近河水的岸上,常常有着一片片倚河而居的人家种植的竹林;竹林之后,以杉树为主的护道林又开始出现了。

    那个圆脸上满是络腮胡子的汉子,一路没有打过盹。就是划着火柴点旱烟的时刻,他都以深情而严肃的眼神看着窗外流动的景致,似乎对任何一个细节都颇感兴趣。他不时地从车窗边挂钩上的皮褡裢里掏出一只怀表,满怀焦虑地研究着表上的指针。褡裢上还挂着一顶硕大的竹笠,笠沿上有依稀可辨的以枯焦的红漆书写的两个大字:大儿

    路基的最边上,经常搁置着几段废弃或备用的钢轨。那些钢轨上的枕木,由于久未经动用和风雨的侵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