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采采流水文集最新章节!

      日前,备受山西人民关注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2004年12月3日-10日)(主要内容包括三台演出、两个展览和一个座谈会,即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精品巡展等)在北京成功落下帷幕。其间,大型舞剧一把酸枣首次在京上演,名震京华,取得巨大成功。

    一把酸枣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山西籍著名舞蹈艺术家张继钢精心创作,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全力演出,是我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辉煌、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大型舞剧。该剧以其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的舞台美术设计,丰富优美、开阔独到的舞蹈肢体语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北京保利剧场演绎了一出中国舞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美再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五幕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晋中富甲一方的殷家日渐衰微,多病寡居的殷氏带着儿子傻少爷苦苦支撑的故事,演绎了美丽善良的酸枣与勤劳聪明的小伙计真挚相爱,一把酸枣私定终身,与命运抗争的凄美爱情。该剧着力表现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审时度势的睿智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颂扬了山西商人诚信为本、以义制利、顽强拼搏、忠贞爱情的崇高精神。

    深厚的山西传统文化,是这部舞剧产生的重要基础。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构成这部舞剧表现的主要素材。在山西文化中“晋商文化”影响巨大,五百年来,活跃于我国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用审时度势的睿智、精诚合作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创造出足以让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成就。“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成功展示了山西文化的精粹部分,得到了首都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这样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可以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给山西留下了丰富的珍贵文化遗存。全省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有119处,占全国同类文物的十分之一,现存各类古建筑18000多处,唐代以前的彩塑12700余尊,古代壁画24000余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山西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曾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一代夏王大禹,乱世哲人荀子、韩非子,武圣关羽,戏剧宗师关汉卿,史学巨人司马光,小说大家罗贯中,女皇武则天“汾阳王”郭子仪,名相能臣狄仁杰“门神”尉迟恭,战将薛仁贵“文中子”王通,一代文宗柳宗元,初唐四杰王勃,斗酒学士王绩,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人王翰,晋阳诗才王之涣,江州司马白居易,大历才子卢纶,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等等,一个个黄河之东、太行之西的儿女,光耀九州,彪炳青史。

    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精心打造文化新品牌,努力重塑山西新形象。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晋北旅游,以晋商大院文化为特色的晋中旅游,以寻根问祖文化为特色的晋南旅游,成为山西向世人展示其深厚文化的窗口。

    一、佛光普照、灵光四射的五台佳境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经典所载,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的文殊菩萨于此中说法。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世人皆赞:“五台归来不看庙”

    五台山也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骄阳炎炎,酷暑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面,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凉意阵阵。在这清凉圣境避暑调养,确是一件称心惬意的快事。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

    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清泉碧池,满山镶嵌,历史上誉为有灵气者二十余处。其中跃鱼石窟,位在山崖,径有尺许。每年清明节前后,窟中有鱼随流水拥挤而出,甚至于破身暴鳃,五六月后方止。鱼大者过斤,小者数两,多为鲤鱼和鲫鱼,味道特美。清人张绅描述其为“不许鹰鹤渡,谁知鲸鲤来。冲风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余处。其中牛心石,状如牛肝。传说牛魔王归依佛教,修成正果。其妻罗刹女情丝难断,追赶到此。牛魔王剖腹自杀,以明心迹。后化作此石,刮削石粉食后可疗心疾。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从臣竞请凿取。康熙皇帝御笔“岁月”二字,意谓石头虽大,岁月无情,任意凿取,必然毁了名胜。

    另外,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建筑在全国首屈一指,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鼻祖与典范。唐代以后,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筑物。唐代建筑庄重朴实,宋代建筑柔和绚丽,辽金建筑大胆减柱,元代建筑粗扩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巧,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连续性强,建筑规模宏伟,细部构件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在全国绝无仅有。可以说,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寺庙木结构建筑史,引得无数学者、史家、游人流连忘返。

    二、精美恢宏的“晋中民居”独具特色的“大院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这些宅院被称赞为“汇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同时,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半个世纪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