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淡淡秋意文集最新章节!

    这里,有一位在中国和世界茶业史册上永远放射着光辉的杰出伟人,因他的著作茶经而被世人尊称为“茶圣”和“茶神”这位伟人便是陆羽。

    因为这位伟人,从此这里也成为了径山茶和中国禅茶文化之源。

    这里的建筑以“茶圣”陆羽的名字命名,让人感觉似乎有着一股浓浓的化不开的集“天、地、人”于一体的灵气。

    难怪,从我的双脚一踏上“陆羽山庄”这片土地,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一个非常幽静闲适的度假酒店,更是洗涤心灵的“世外桃源”

    那泥土、草地、竹子、茶叶都散发着各自的气味,就连各式建筑都透着茶的清香。这点点滴滴混杂在一起,带给人在喧嚣之外的一份淡定和超然。

    短短三日,在这里允电、洗脑之余,更是有幸品味了余杭的禅茶文化。

    1200多年前,陆羽在径山脚下、苕溪之畔写就了名著茶经;700多年前,日本高僧来到余杭,师从径山寺法师,回国后将径山禅寺的宴茶方式传入日本,演变成日本茶道。从此径山也便有了“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之美誉。

    “陆羽山庄”座落在径山脚下。山庄取名“陆羽”直观的视觉,的确能给人一种感觉,因陆羽这个名字而使山庄受到茶文化的熏陶。无论是亭台楼榭,或是别墅客房,每一处都会有几分茶的要素在里面,让我佩服的是投资者之高明。

    深入一步体验,除了名字以及表象以外,与其它度假酒店其实没有多少差别,也谈不上给人以“禅茶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的特别感受,稍为憾之。由此也想到,借“陆羽”之名,不论有意为之也好,还是无心之举也罢,重要的是名符其实,否则就会对不起先贤,从这一点上来说,还值得经营者思考。当然这只仅代表我一家之言。

    然而,我还是要感谢组织者,为我们选择了这么一处能“让心灵散步”的好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山庄于其说是酒店,倒不如说是一个“疗养所”更为贴切。以致在山庄的几天,每当清晨和落暮,总有一种不安分的冲动,在庭院深深之处、青山绿水之中,神游物外。

    置身其中,清风徐来,竹叶沙沙,流泉低吟,茶树滴翠,人走入山中,茶入眼里好有意境,像极了梦中的桃花源。难怪苏轼、范仲淹、陆游、蔡襄、范成大、龚自珍等无数文人墨客都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诸多灿烂的华章佳句。

    伫立。目之所及,远处山峦叠嶂,近处溪水潺潺,朝来云霞甘露,夕至暮色苍苍。

    在大片竹林前驻足,据说以前此处便是贡茶院遗址。但见漫山遍野的万竿修竹滴翠荡绿,胸中不觉升腾起一股清气,感觉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恬美。

    竹林旁是一地茶园。近处,远处,三三两两的茶农在劳作。相传陆羽种茶就是在这里。

    风拂竹稍的沙沙声,伴随着若有若无的鸟鸣和溪流声,不觉陷入遐思。茶使陆羽流芳千古,陆羽让茶源远流长,史不绝书。此时此地让我肃然起敬。伫立之时,恍惚之中,我听到了忽远忽近、忽有忽无的诵经声,仿佛当年陆羽撰著茶经的场景就在眼前。

    继续前往。盘桓间,渐闻钟声隐约。我想这定是径山寺的钟声了。

    由于时间关系,此行没能朝拜径山寺,稍有遗憾。但那径山寺的梵音却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际,留在我的心田。

    径山,或许最出名的就是径山寺了。

    径山寺初建于唐,是江南五大禅院之首。

    自古以来,茶与禅有着不解之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正如径山寺它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发源地,因此在中国的茶学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虽不信佛,但敬佛。漫步于山林深处,畅游在碧水清波,仿佛进入了一个悟禅修身之处,也似乎感受到了径山寺院那特有的气息,这是一份闲淡的禅意。心想,这不会是一条通往禅境的路吧?否则怎会有此等入禅的意境呢?

    梵音清人性,清茶沁人心。此刻,真想效仿先贤,掬水煮茶,洒然忘忧。

    不远处有一茶楼,正合我想品茶之意。看来,这有同于“有心参禅未必得,无意礼佛法喜至”呀。于是,信步入内。依南窗而座,风景尽收眼底,翠竹、茶树、林木,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雍容。

    稍倾,淳朴的主人奉上径山新茶,用山泉水冲泡,杯中茶气蒸腾,静观汤水清澄明亮,茶芽活色生香,煞是可爱。一啜一饮,细品慢呷,那甘醇与隽永的清香,那种舒坦与惬意的滋味,非笔墨所能书。

    再呷一口,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蔓延肺腑。

    平生喝过好多茶,而此刻在径山喝茶,才真正体悟到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滤去了浮躁,除却了烦意,心灵都为之澄净。这也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

    碧山绿水育佳茗,清雅自斟乐无穷。闻着茶香,小憩片刻,润身、润心、润神,真可谓神交自然,物我两忘。一路疲惫早已烟消云散。

    回山庄的路上,我又隐约地听到了径山寺的钟声,此刻,我已知道,低诉轻吟的钟声,是感应更是一种昭示,看来下次若再来余杭的话必须要上径山寺敬谒了。

    短短三天,学习之余,赏茶、品茗、悟禅,体味径山禅茶文化。余杭之行,可谓收获颇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