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灵太后最新章节!

成全皇儿。若皇儿有什么不测,则凭着自己的武功,就是拼命也要保全皇儿。

    她压住满心的怒火,对着夜空长长地叹了口气,悄然抹去泪水后回到自己的后宫。乘着夜静人稀,在崇训宫中暗暗地哭了一阵,又让宫女拿出一些表纸来,为清河王元怿烧化了,然后独自地回到自己的寝宫。

    第二天,元叉和刘腾他们加派了更多的宫廷护卫严守胡太后的住处,昼夜看管,就这样把胡太后囚禁在崇训宫中。后来又让太后移到宣光殿,宫门昼夜长闭,内外断绝。刘腾自己管理钥匙,连小皇帝也不能看他的母亲。只允许传递食物进去,不允许任何人来往。过了一段时间,胡太后的衣饰。食品都按下等人的规格供应。

    太后不免自叹自哀地对宫女们说:“养老虎反被老虎咬,说的就是我。”

    ****

    元怿被杀和皇太后被囚的消息传出后,朝野之间多为哀哭,莫不垂头丧气。有很多人夜间共同走到大街上痛哭,有三四百人把自己的脸用刀子划破,发誓不再为朝庭办事。很多人家在自家门口挂上白布,以此来发泄悲愤。

    说来也巧,第三天,朝野内外纷纷传来海水。淮河和长江共同暴涨的消息。人们都传说,这是清河王的冤魂所致,一时间人心慌慌,朝庭上下摇摇欲坠。

    元叉等人整日商量对策,也编造一些慌言迷惑人心,把天朝魏国弄得乌烟瘴气,诚信尽失。为了更保险一些,又派亲信爪牙贾粲以陪皇上读书为名,看着小皇帝。让贾粲随时汇报皇上的动态,好有机会应付对策。

    接着小皇帝在元叉和刘腾的教唆下,改年号为正光。

    从此后,小皇帝彻底成了元叉和刘腾的傀儡。这二人内外勾结,狼狈为奸,朝庭大权成了两人的魔棒,他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不几天,相州刺史。中山文庄王元熙起兵声讨元叉和刘腾。但因他的兵力太少,更主要的是他没有反对朝庭的意思,于是驻兵邺城。上书朝中,敦促罢免元叉和刘腾二人。可是,这时的朝庭是谁的朝庭?上书会给谁?站在元熙立场上的人虽然很多,但都各自异心。其中有个长史柳元章先是顺从元熙,后来看元叉的势力比元熙大,便立即改弦更张。乘元熙对他不防备时,带领自己的人马杀了元熙的随从,把元熙抓入牢中,又派下人飞马去洛阳向元叉请功。

    元熙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在牢中给朋友写了封信捎出来。不长时间,元熙就被元叉派来的人杀死在邺城的牢中。

    他的信中说:“我和兄弟都蒙皇太后知遇之恩,兄据大州,弟则得入内侍。太后对我们苦心教导,关心倍至,恩同慈母。今皇太后被废北宫,太傅清河王惨遭杀害,主上年幼,独在前殿,无以自安。因此想领兵民,建大义于天下。但因智力浅短,功业未能,反被囚禁,上愧朝庭,下愧亲朋。我本来是出于忠。义。仁。勇之心,不得不这样作,就是流肠碎脑,也没有什么怨言!诸位君子仁人,请各自尊重自己信仰的那些崇高德尚,为国家好好地保持名节。”

    听了这话的人无不哀怜。

    那个柳无章把元熙首级送到洛阳后,元熙的亲朋好友无不悲戚,心痛得不敢去看一眼。他们把自家大门用白布包起,闭门多日,哀怜不绝。

    有一个骁骑将军刁整,冒着生命危险收藏了元熙的尸身,被世人称为“义友。”

    元熙的弟弟元略也被元叉通缉捉拿,但他却在百姓的帮助下侥幸逃生。他偷偷地用苇杆扎成筏子,夜渡孟津,逃到屯留。后来看风声紧张,又逃到西河。在那里藏了一年多,又被元叉的人发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人送过了长江投靠了梁朝,被封为梁朝的中山王。

    元悦见自己的同母哥哥。太傅。清河王元怿被害死,一点也没有怨恨。反而主动去找元叉,向元叉讨好说:“元怿自从大权在握,就一直欺负我,他和胡家那个女人把我的官职和皇家待遇都给剥夺了。是你元大人替我报了仇,给我恢复了官阶,我一定要向您表示自己的意思。”

    说完,他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桑洛酒献给元叉说:“这是我多年积攒的上好桑洛酒,连皇上都不曾喝过,现在拿来孝敬您。些许小礼,不算是贿赂,请放心收下吧。”

    元叉见元悦如此这般,心中甚喜,对他说:“你是当朝的皇叔,我想巴结你尚且不能,怎么反来给我送东西,实在是受之有愧。”

    元悦笑嘻嘻地说:“过去我之所以不愿当官,不过是因为不愿与胡氏之女同朝为武。现在您主撑大权,我是求之不得的。如果我能为您效力,愿您能给我一个侍中的职位。”

    元叉马上说:“你的这点要求实在太简单,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侍中了。”

    元叉知道元悦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思维之中随时就会生出一个新花样,干出一些反常的事情。可他却又为元悦在侍中职务上,外加一个太尉的头衔。元悦有了官,并不上朝,行为更加肆意枉上。他把最喜欢的男伎整日留在家里玩耍,把王妃。姬妾一概排斥到王府后院去住,弄得王府内外婬秽行为不堪入目。

    有一个男伎对元悦说:“元怿上朝时,衣服上挂的腰佩很好。”

    元悦说:“区区小事,本王必让爱卿如意。”

    当天,元悦就让人把元怿的儿子元亶找来,索要元怿的衣服和古玩。元亶刚刚十五六岁,长得羸弱。瘦小,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刚刚被害,心中十分悲伤。他哪里有心思把父亲的随身东西在这个时候找出来送给别人?更没想到元悦这个至亲的叔叔对他会有什么过分之举。

    他没有按规定时间给元悦送去腰佩,元悦就大发雷霆,命人将元亶抓来,命手下人用大仗把元亶打了一百棒,几乎把元亶打死。

    ****

    魏主年幼,时间长了不见母亲十分想念,有时不分场合闹着要见太后。元叉先是哄骗,后来又用恫吓的方式对待,都不起作用。

    有时,小皇帝在朝庭大堂之上就闹着提出:“要见皇娘。”

    元叉在公众面前不敢过分违拗小皇帝,怕人抓住违抗圣意的把柄。无奈之下,允许小皇帝去见自己的母亲。

    很多大臣也想见太后,借此机会纷纷表示愿随圣驾。

    元叉在众意之下,只好答应,但是安排了重兵列阵,如临大敌。

    皇帝母子是在西林园会面的,小皇帝一见母亲便哭了起来。胡太后不免伤心,随行百官也纷纷陪着落泪。魏主小皇帝哭泣一阵之后吩咐摆宴,要向母亲表示敬意。席间有的武官起来,自愿舞剑助兴,弄得酒席悲喜交加,不伦不类。

    右卫将军奚康生等大家都歇下去的时候,自己独自作力士舞。他每到折身或旋转的时候,总是顾视太后,以眼睛传递一种信息,举手,踮足,嗔目,颌首等都做出了捕杀的姿势。他是希望太后明白,只要她一声令下,他会挺身而出的。

    胡太后当然明白他的用意,但是她看到儿子旁边站着十个持刀的卫士,特别是奚康生的儿子奚难当,是由元叉派到小皇帝身边,手执千牛刀的侍卫。她不知道奚难当的真实意图,更要为皇儿着想。所以她一直不敢表态,也不敢说话,没有向奚康生表示出自己有什么意思。奚康生很着急,可他又不敢盲目地私自做主,最后只好罢了。

    酒宴直到半晚,元叉想尽快终止他们母子的相会,就到太后桌前说:“有人说太后想害我,是真的吗?”

    太后没有理他,也不答话。元叉自感难为情,讪讪地退下去,不好意思再发难,宴会一直继续这样进行着。

    后半夜,胡太后怕皇儿累着,想携皇帝一同离宴,她拉着皇儿的手说:“皇上不可再劳累了,请到宣光殿休息一下。”

    当时,候刚正在他们跟前,听见此话,急上前说:“皇上已经朝见完毕,皇上的嫔御在南宫,何必在这里留宿。”

    奚康生抢上前来,接着侯刚地话头说:“皇上是太后陛下的儿子,可以随太后的意愿往哪里去,还用得着别人来管吗?”

    太后乖势拉起皇帝下堂而去,奚康生在旁大声呼喊:“万岁退席了。”胡太后和小皇帝不顾其他人,径直往宣光殿走去。他们前面进入殿门,后面一些人也相拥着挤进来,殿门随后就被关上了。可门外的人仍然往里面挤,奚康生夺过儿子奚难当的千牛刀,砍杀了一个拥挤最甚的人,形势才安定下来。

    太后母子来到宣光殿,左右侍臣都立在西台阶下。奚康生想借酒势出来调度安排,但有些人不服从,反被元叉指使爪牙将他抓住,锁在殿门的台阶下。

    这时,贾粲过来跟太后说:“持官们因刚才一闹,都有些恐惧不安,请陛下给予安慰。”

    胡太后历来以众人为重,很轻易地相信了他的话,走下殿想安慰众人。而后面的贾粲却乘势连扶带推地把小皇帝领出东门,往显阳殿去了。太后走到门后不见儿子,才知道上当,可是已经晚了。又被元叉。刘腾。候刚等人带着重兵,逼回到宣光殿内。

    到了晚上,元叉还不出宫,并与候刚等人假传圣旨。命令侍中,黄门,仆射,尚书等十多人审讯奚康生和他的儿子,并将奚康生判了死罪,奚难当流放,百日后离京。

    奚康生对儿子说:“我没有反抗朝庭,而是被奸贼所害,我不后悔去死,你也不要哭。”他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奚难当收完父亲尸骨,便被押送着出了京城。在流放的路上,被元叉派的人追赶上来,杀害在路途中。原来,奚难当是候刚的女婿,元叉不好意思当着候刚的面治死奚难当,才出此谋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