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红土黑血最新章节!

    王伟是南昌起义时的一名电报员。那时,他在南昌一所学校里当老师,教授无线电。在南昌起义前夕,王伟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周恩来便把他调到了起义指挥部,负责电台的通讯联络。

    南昌起义失败部队被迫转移,他正想同起义部队一起撤离南昌时,周恩来找到了他,让他留下,仍回到学校去当老师。周恩来知道起义部队今后一定还会发展壮大,到那时会有很多电台,会需要许多懂无线电的人。周恩来命令他的工作转入地下,发展壮大地下党的队伍,就这样王伟又回到了学校。

    起义失败以后,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南昌城,国民党大规模搜捕地下党。那些日子,整个南昌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王伟是秘密加入共产党的,南昌起义时他一直负责起义部队电台的通讯联络,接触人很少,没有人知道他和起义部队的关系,因此,王伟顺利地躲过了国民党的搜捕。

    南昌忙乱了一阵之后,很快又安静下来了。王伟就是在这时认识汪芳的。那天傍晚,王伟刚和老吴接头回来,老吴也是留下来的地下党员,负责和王伟联络。王伟走到离学校不远的街角,看见一个年轻女子正在往墙上贴着什么,那女子一边走一边贴,王伟走到近前才看清,那是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前留下的传单。前一阵国民党也曾疯狂地在搜捕过这些贴传单的人。他有些为那女子担心,他一时判断不出她的身份,或许是名共产党,要么就是共产党的同情者或支持者。此时,虽然明目张胆的大搜捕过去了,但国民党的便衣特务仍没停止活动,仍在寻找着隐藏下来的共产党人的蛛丝马迹。这女子实在太危险了。

    这么想着,他快步走过去,这女子似乎对他没有任何警觉,仍不停地在怀里往外掏传单,另一只手往墙上涂着浆糊。

    他走到她身后的时候,她才回过头来。那是一张很年轻很俊秀的脸,看样子顶多不过十八九岁,那一双眼睛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宁静、悠远。他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年轻。

    张贴这些太危险,快回家吧。他低声说完便准备离开。

    这时他听到她说:胆小鬼。

    他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他,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回过头又认真地看了她一眼。这时,他的心头突然涌动起一种责任感,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女孩子被特务抓住,弄不好连性命都得搭上。想到这他走过去,向女孩子伸出了手。

    还有多少,我帮你贴。他这么说。

    她冲他露出了一丝笑意,似乎信任了他,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沓传单放在了他的手上。他抓过传单,想也没想就装在怀里,又说了句:你走吧。说完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他没听清她在背后喊了句什么。

    没几日,在新生开学的大会上,他认出了她,她站在新生的队伍中,也在望着他。他有些吃惊,没想到她会是这所学校的新生。她的神情有几分得意,微笑着望着他。他很快地避开了她的视线。

    那天新生入学典礼后,他突然被她叫住,他停下脚步望她。她笑着冲他说:原来你是这里的老师呀。

    他点点头。自从那晚邂逅后,他对这个女孩子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好感,可他并不了解她,他不想过多地和她交谈什么。

    你是个好人。她冲他这么说。

    说完她便走了,还冲他招了招手。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身世。

    她叫汪芳,现在和母亲一起住在姑父家,姑父是南昌国民党的一名议员。汪芳的父亲以前是国民党队伍中一名将军,在北伐中牺牲了。在家中她因为在政治上和姑父不同,两人时常发生口角,她厌烦现在这个家。女子中学没毕业时,她曾出逃过一次,她要跑到苏区去寻找共产党,结果让她姑父抓了回来。她姑父说她是异想天开。

    南昌起义的时候,她姑父把他们一家带到了郊外,等他们从郊外回来的时候,南昌已经平息了。汪芳只在同学那里,看到了起义队伍留下的传单。她为自己没能参加南昌起义而感到深深遗憾。她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张贴起义队伍留下的传单,就是想做给保守的姑父看。她心里清楚,有她姑父在,就是让国民党特务抓到了,也不会把她怎么样。

    汪芳这次来这所通讯学校上学,也是她姑父的意愿,姑父希望她能为国民党做些事,她本意并不想学什么无线电和通讯,但具体干什么,她心里又不清楚。

    汪芳这些激进思想完全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完全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父亲的眼里,北伐胜利了,建设一个新社会的理想影响了她。后来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从军阀割据,又到现在打起了内战。在女中上学的时候,学生们就曾激烈地争论过这些问题。女中那时也有地下党在活动,宣传共产主义,汪芳当然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但她觉得那种宣传是那么振奋人心。她一次又一次和同学们参加学生运动,在大街上游行,在学校里演讲,她觉得那些日子是那么扬眉吐气。汪芳这些举动,引起了姑父的反对,回到家里自然少不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姑父不想和她争论,也不屑和她争论,便强令她退了学。这对汪芳来说是一个无情的打击,她为了抗议姑父便开始绝食,一天,两天,三天,她拒绝任何人送来的食物。最后姑父不得不向她妥协,重新让她回到学校。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从家里完全搬了出来,住进了学校。她很少回家,就是回家了,也不愿意见到姑父。每个星期天都有母亲和姑姑坐着车到学校来看她,给她送来吃的和一些衣物。这次她到这所通讯学校来上学,一半的原因也是为了逃离那个家。姑父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想法。

    王伟了解汪芳这些情况,是断断续续的,甚至一直到后来发展汪芳为一名地下党员,那时他才完全了解她。

    那次开学没多久,汪芳就参加了王伟组织的一次学生活动。

    王伟组织的学生活动当然都是秘密的,这所学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这是一所国民党开办的半军事化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大都是国民党党员,有的还受到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国民党官员的子女,就是其他一些学生也是受过严格的审查才来到这里的。王伟知道,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一些积极分子是很困难的。即便这样,他还是发动起了由十几名学生参加的课外学习小组,名为学习,其实这是一些较进步的学生聚在一起,没人的时候就大谈国民党、共产党,谈论日本人侵略东北,争论一些国家危亡的问题。这时的王伟很少插话,他知道在这种环境中话说多了,对自己是有危险的,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点拨几句,使学生们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走出来。

    汪芳很快发现了这个学生组织,她是听一个女同学告诉她的,那个同学比她早一年入学,也是最近刚参加到这个组织中来。

    那天汪芳出现在他们活动的教室中。王伟一看到汪芳就一愣,他想到了汪芳贴传单时的样子,他知道这是一个很激进的学生,便冲汪芳笑了笑。

    那天学生们讨论的题目是“新民主主义在中国的作用”

    这个话题很快便被学生们展开了,他们从红军说到前不久的南昌起义,从南昌起义又说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包围政策。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

    王伟听着学生们的争论,没发表自己的看法,就那么微笑着,但从学生们的谈论中已经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学生们对共产党的同情和支持。这就足够了。他想,这些进步学生中,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希望的。

    周恩来把他留下,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己的人,以后为红军工作。红军急需通讯人才。王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汪芳那天没有说话,她大睁着眼睛听着同学们的议论,异常兴奋。

    王伟没想到的是,那天晚上汪芳会找到他的宿舍。王伟很少约学生来自己的宿舍,那样目标会太大。所以晚上很少有人到他宿舍来,除非同事之间,相互借本书,聊聊天之类的。

    那天汪芳敲响王伟宿舍门的时候,王伟仍想的是同事。当他打开门时,看到了眼前站着的汪芳,他愣了一下。汪芳却很沉稳的样子,笑着冲他说:王老师,我来了,你不欢迎么?

    王伟只好说:哪里,哪里。

    汪芳走了进来,新奇地打量着这间小小的斗室。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再也没有其它的什么了。

    王伟把汪芳让到那把唯一的椅子上,自己坐在了床上。然后问:你有事?

    没事,找你聊聊天不欢迎么?汪芳歪着头这么说。

    王伟没说欢迎也没说不欢迎。他想,汪芳一定会接着白天的话题说,他不想在宿舍里谈论那些东西,他怕过早暴露自己的身份,完不成周恩来交给他的任务。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汪芳没有接着白天的话题说下去,而是说起了自己的父亲、姑父及自己。

    王伟也就是在那天晚上开始了解汪芳的。那天晚上汪芳说到很晚,王伟一直默默地听,汪芳的形象在他心里一点点清晰起来。他听得津津有味,时间过得那么快,连他自己也没有觉得,直到汪芳停止了说话起身告辞,他才觉得时间是过得太快了。

    汪芳起身的时候发现了他枕下的那本资本论,那是一本同事刚还给他的书,他还没有来得及收起来。

    江芳拿在手里,没等王伟说什么,便说以前我听说过这本书,可我就是没有看见过。借给我吧。

    王伟尴尬在那,说借不好,说不借也不好。书已经拿在她的手中了,他无奈地说:看完快些还我。

    汪芳冲他点点头。

    王伟送她出门时又叮嘱一句:要小心。

    她在灯影里回过头来冲他莞尔一笑。他一直看着她把那本书揣在怀里。在黑暗中消失。那几日,他一直为那本书提心吊胆,学校不会因为那本书就会说他是共产党,但若是学校发现了,学校肯定会对他有所防范,那样对他的工作来说是很不利的。况且,他也不会相信汪芳能看明白那本资本论。

    结果却大出王伟的意料之外。

    一个星期以后的一天晚上,汪芳又不期而至。汪芳来还他的书,那本书的封皮用一张画报纸包上了,看封皮并不知那是一本什么书。王伟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那天晚上两人就资本论的话题说了很多,汪芳对资本论的理解让王伟大吃一惊。王伟有些没有想透的问题,汪芳似乎想得更深一些,王伟觉得第一次遇到谈话的对手,他破天荒地为汪芳这位不速之客泡了杯咖啡,也替自己泡了杯浓茶。他甚至忘记了隐瞒自己的观点,侃侃而谈起来。他谈的时候,汪芳并不插话,只坐在那里静静地听,伴以点头或沉默。王伟停下话头的时候,汪芳便简短地补充。那一天晚上两人都谈得很兴奋,话题从资本论说到了现在的局面。

    王伟说:靠军阀建立新社会,那是不可能的。军阀代表的是另一个阶级的利襛e,而红军才是无产阶级的象征,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只有靠红军。

    王伟这么说着的时候,汪芳脸上露出了笑意。王伟停止说话的时候,汪芳仍笑着说:王老师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了。

    王伟对汪芳的话不解,愣怔着望她。

    汪芳说:你一定是一个共产党。

    王伟大吃一惊,立马变了脸色道:汪芳同学这话可不能乱讲,我怎么能是共产党呢?

    汪芳笑而不答。

    王伟在汪芳的微笑里读到了信任和亲情。那一瞬间,他觉得汪芳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成熟的有思想有见地的新女性。他所要寻找和发展的正是这样的人。但他并没有急于暴露自己的身份,他送汪芳从宿舍出来的时候,亲切地拍了拍她的背说:什么共产党不共产党的,你千万不要乱想。

    汪芳停下脚,咬着自己的嘴唇说:王老师,我不是个孩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