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群龙之首最新章节!

    1。独手。毒手与独守

    梁贱儿的那一颗头颅,脱离了身子,由于冲势劲急,剑势大疾,所以仍在飞,一直在飞,飞,飞过了月色铺照发着粼光的琉璃瓦面,飞过了夜色感染着青石板地的长街窄巷,飞过金銮殿上,飞过那静静幽幽的护城河,飞过梁思工府大宅后院的那棵月桂树,飞过苍穹,飞过街市,飞过牌坊,飞过春天怒放的桃花树“笃”地一声,落到了这一处院子里来。

    由于那一剑大快,梁贱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

    因他尚未瞑目,所以反而可以乘风作他这一生里的最后一趟旅程。

    以他的头。

    一——不知道不带身躯之旅,是不是比全身同赴更无拘无束、欢快自恣?

    ——不知在飞行中的头颅,可有感到断颈之痛?

    ——不知会否因飞行太速,逆(还是迎)风破空,激得瞪大的眼球不甚舒服?

    不知。

    不知道。

    因为我们都不是梁贱儿。

    我们没作过这种旅程。

    我们也没断过头。

    “卜”那颗人头落在这院子里的走道上,且一路滚、滚、滚、滚、滚的滚了过去。

    看这颗人头的声势和气势,还不知要滚出多远、多久、多长的路一一但它却遇上一对足履。

    这双脚正走在这偌大院子的步砖道上。

    脚陡止步。

    足踝上是低垂的袍裾:

    月光白的粗布袍子,却以淡银色的绸布镶边。

    足有一只中指宽阔的边。

    步履一停,那人已立即弯身:

    一抄手一一:

    已把那颗(滚动者的)人头抄在手里。

    这人一只手棒着人头,借月色一看:

    只见那人头也睁大双眼,瞪着他,似也有很多话要说、在说

    可惜他头已断。

    人已殁。

    有话,说不出。

    粱贱儿已说不出话。

    但接住他人头的人却要听。

    因为他的顶上人头尚在。

    头,未断。

    未曾气绝的,如果不想大快断头、断气,最好便是好好听听已经断了气、断了头的人曾经在这世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越聪明的人越该如是。

    愈精明的领袖更应如此。

    这天晚上拾起这颗入头的人,绝对是名英明的领袖!

    一个江湖上、武林中罕见的奇材,也是一个曾万劫不复、败后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世人物他是当今京城里三大势力中之一:“金风细雨楼”的“代楼主”也是白道实力的圭桌:“象鼻塔”的“署理塔主”

    他姓戚。

    名少商。

    一一他曾外号人称”九现神龙”但近日人称之为“独臂神捕”

    他真的是独臂。

    因为他只剩一只手。

    他曾咤叱风云,少年得志,以一身惊才羡艳的绝艺,出类拔萃,成为武林新一代中的尖锋人物。

    他先行替“江南霹雳堂”中桀骜不驯、自成一派的杰出人物雷卷和沈边儿,在短短三年内创立了”小雷门”然后功成身退,又与息红泪、唐晚词、秦晚晴等红粉知音,再在三年内壮大了“碎云渊”、“毁诺城”成为白道上一支强大的主力。

    但他的风流本色、不羁情性,终无法定于一尊。加上朝廷腐败、外敌压境,他不惜挺而走险,先佯作与息大娘唐二娘秦三娘的“碎云渊”一脉决裂为敌,划清界限。再只身独战当时流寇豪杰聚合的”连云寨”单剑挫败九大寨主,大家拥立他为总寨主,他便利用这支劲旅,为民除害,替天行道,外抗辽军西夏,内除贪官佞臣,绿林武林、黑白二道,一时几为他作马首之赡。

    他在掌号“连三寨”不受朝廷号今之前,先行与“小雷门”、“毁诺城”翻面绝情,假意成仇,便是不愿牵累他的友人、恩人和心上人。同时,他在宋军,外寇相迫交攻之下,仍能照样促使“连云寨”兵强马壮,成为江湖上纪律严明,独树一帜“只为百姓做事,不看狗官脸色”的义军,正好与京城里苏梦枕初掌“金风细雨楼”的声望和意旨相捋互励,也遥相呼应。

    当时,在京城已是一方之主的青年苏梦枕,与这江湖上独霸一方的少侠戚少商,是素未谋面、缘悭一见、但彼此都是英雄重英雄的豪杰、宗主。

    就是因为这种惺惺相识,戚少商破格擢拔了另一个杰出人物,顾惜朝,让他人主”连云寨”推心置腹,共图大业。

    但顾惜朝为朝相蔡京所暗中主使,巧施暗算,先断其一臂,更几乎一气杀尽连云寨中戚少商的兄弟、子弟,并追杀千里,使这“九现神龙”险死还生、历尽艰劫,还把“小雷门”

    “毁诺城”、“捕神”刘独峰、韦鸭毛、高鸡血、赫连小妖。“青天寨”、“秘岩洞”、“神威镖局”:“思恩镇”的衙差、“陶陶镇”里的高手等等,甚至“四大名捕”全给卷进了这场追杀、缉捕的漩涡里去,死伤枕藉,牵连无算。

    惨战多年,辗转数载,戚少商案终在名捕铁手、无情胁力下得以平反,不但翻了身,也报了大仇。

    但那一场漫长的波劫逃亡,不但令戚少商历尽艰辛,也使戚少商原本辛苦建立的志业、人手,饴丧殆尽,更伤人的是:俟他度过这一场血劫,人未喘定,万事侍重头收拾的时侯,跟他一路来转战三千里、生死相依的息大娘却也别有怀抱、离开了他。

    伤心比伤身更伤重,绝望比失望更无望。

    到了这个地步,戚少商了然一身,什么都没有了,眼看就要灰心丧志,了此残生。

    就连因接手义助戚少商的铁手,在这一连串战役里也历尽沧桑,几看破世情,乃至对自己执掌的职责也起了质疑,生了矛盾:到底他作为“名捕”有没有尽了除暴安良的职份?

    到底有无王法、公理?世上有没有天理、公道?天下有无报应、法理?究竟法大还是情大?

    道高还是魔长?他的种种行为到头来是助纣为虐还是锄强扶弱?他身为名捕过去侦破的案件到未了是为虎作怅还是大快人心?

    这些疑问缠绕在铁游夏心底里,乃至有段时期他销声匿迹,浪迹江湖,连“捕快”也不当了。

    诸葛先生是”四大名捕”的授业恩师,很能了解铁手的惊弓心情,他也由得铁手这较淳厚朴实的弟子,去花上一大段时间来整顿思绪。

    反而戚少商不同。

    他没倒下去。

    独臂的他,独身的他,独伤情的他,反而站立得更坚更悍更傲岸。

    ——这么多打击都历遍了,只要人未死,志未消,他只要能活下去,就要轰轰烈烈、快快活活的活下去!

    他坚定不移。

    他更无后顾之忧。

    本来世上无难事,只伯有心人这句话,是有质疑的必要的:因为世上确有些事,就算是很有心、极有心、万分有心的人也一样办下到、做下来的。

    ——不管你多有心都好,总不能要叫死人复活就复活,要太阳不下山大阳就不下山,要是你爱上了她她就会对你一往情深吧?

    不过,世上也确无难事,怕的是有心而且有才的人。

    最好还能有点运气。

    谁都不能否认:戚少商极有才能。

    且有才情。

    他度过了那一场浩劫,既然设死成,他就决心要活下去。

    ——尽管他是因为大过信任自己的兄弟、大相信人而遭毒手,以至自己断臂独手、断情独守于世,在逃亡的过程里,他还牵累了不少人,不少人(甚至是初识或并无深交的)也破家相容、与他生死与共,好些不世人物都死在这一役里,这一劫上。既然有这么多人想他死,这么多人为他死,他总算活下来了,他就得为这些牺牲了的人活下去,为他们多做一点他们还来不及做的事,多做一些自己原本想做但还没有做、不敢做的事,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牺牲,而且也找到了他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人总爱祝福他人:顺风顺水:但人生在世,总也应做些逆风、逆水的事:不趁风,不顺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遭劫不死的戚少商所秉持的。

    何况他已失去了息大娘。

    哀莫大于心死。

    他人不死。

    所以他就只有把精神意志寄托在他要做的事情上。

    诸葛先生看中了他这一点。

    也看准了他这一点。

    所以,他邀戚少商入京,在铁手迷惘、静省、重新寻找自己路向的日子里,他请戚少商暂代铁手的位子。

    于是,这一段日子的“四大名捕”“独手”戚少商一度取代了”铁手”铁游夏。

    由于戚少商的聪敏机智,对办理案件的搏杀拼命,加上他在江湖上的交情交游,在破案,侦查、为民除害上的建树,绝对不在铁手之下,也决不比无情,冷血、追命任何一人逊色。

    直至铁手因为遭遇了一些变故,使他得以早日突破了、度过了“见山不是山”的过程,而进入“见山仍是山”的境界,重新回到捕快的行列里,回归诸葛先生的大帏下。

    戚少商这时便要悄然引退。

    这点诸葛先生也颇为同意:

    戚少商虽然极有才干,但还是枭雄之心大于法理规律,草莽之气盛于公差守则。

    一一要戚少商一生从事捕投之职,虽胜任有余,但也有不足之处、浪费之弊。

    可是诸葛先生也诚不愿见:以戚少商这样一个不世之人杰,流放于野,沦为草寇,不为世所见用,郁勃难舒。

    他想安排戚少商一条出路:

    朝廷不适合戚少商。

    戚少商不喜当官。

    他既厌恶也唾弃当时的权贵佞臣。

    诸葛先生也不欲戚少商立即回到江湖。

    龙人大海,一旦重新形成气候,敢不成戚少商就会以他的才能和实力,与朝廷、宋军正面相抗。

    这也是诸葛先生所诚不愿见的:

    宋廷不能任用良将,不能留任贤人,以致人材都给迫反,成了对抗朝廷的正义力量。

    一旦民心背向,就大势不可挽矣。

    像戚少商这种人材,是兵家所必争的。

    诸葛先生为国爱才,实不愿”放”戚少商走。

    恰在这时,京城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城里原本的武林三大势力: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迷天盟,因”风雨楼”楼主苏梦枕和“六分半堂”堂主雷损联手协力,重创了“迷天盟”盟主关七。关七在一番血战后状若疯狂,形同白痴,绝迹江湖。京里只剩下了“风雨楼”与“六分半堂”对峙。

    苏梦枕所辖领的“金风细雨楼”是京城里唯一一支不受丞相蔡京纵控的正义力量,他善于用人,惜才如命,迅速提拔白愁飞和王小石,终于布局杀了雷损、把”六分半堂”和蔡京势力打得还不了手。

    但蔡京、王黼、童贯等人久据朝政,老奸巨猾,暗中收买了白愁飞,杀伤了苏梦枕,一度夺得了号令“金凤细雨楼”的大权,控制了京城里黑白二道的武林人物。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下僵,苏梦枕反而借助了敌对派系“六分半堂”的力量,加上王小石的智勇双全,拼死效力。终于杀了白愁飞,但苏梦枕为不受蔡京、雷纯和“六分半堂”

    的操纵,当场身死。

    于是王小石成了京里的群龙之首。

    但蔡京岂能容猖下王城里有王小石这号人物?他借天子下令处斩王小石的至交唐宝牛、方恨少之际,伏下高手重兵,要一举歼灭“金风细雨楼”和支持王小石的白道武林人物。却不料,就在群侠正舍命救唐、方之时,王小石反攻直捣黄龙,狙击蔡京,劫持了他,要他不但立时释放方、唐二人,还要对这些劫法场的群侠不予追究。

    蔡京因痛脚、把柄捏在王小石手里,不得不假意答允,王小石知蔡京容不下他,更不想连累楼里弟兄,于是跟在是次行动中已“露了面”的兄弟们,撤离京师,一路跟蔡京一伙好佞所派出的杀手、高手力拼逃亡,一面还要应付从京里追蹑而至的另一股京城里新起之贵族势力:“有桥集团”周旋、斗智。

    王小石率众的逃亡路线,迁回曲折,也自有其目的:但在行动之前,却曾知会过他的师叔诸葛小花,并曾恳请他在自己逃离京师之后,能出力照顾“金风细雨楼”的一众好汉,他才能放心走得成。

    诸葛小花正中下怀,马上推介了一人:

    临行临别的戚少商。

    却更没料:

    王小石与戚少商原是旧识。

    王小石本就推重戚少商。

    ——戚少商当年遇难,他曾赶去相助,只惜当时连云寨已物是人非,戚少商负创逃亡,行踪诡秘,故布疑阵,暗度陈仓,王小石一直无法遇上戚少商,不能及时予他援手帮忙。

    要是戚少商当时能早些遇上王小石,整个局面也许都会不一样了:或许戚少商就能早些报仇雪恨,重整声威;而王小石可能就不会赴京那一行了。

    “赴京”使王小石终于成了群龙之首,但最后也成了众矢所的。

    戚少商本就看重王小石。

    王小石(还有诸葛先生)希望戚少商能暂时负起“金风细雨楼”楼主这个责任来。

    能坐得下这个位于,得有十个先决条件:

    一,武功要好(武功不好,谁能降伏群龙群雄?)。

    二,声望要高(戚少商本就是绿林的龙头,逃亡之后,得以平反,直接或间接格杀了黄金鳞、文张诸等官场败类,更是声名大噪,无与伦比)。

    三,要能忍辱负重(谁能比本来桀骜不驯,但成了惊弓之鸟,长期含冤受屈,众叛亲离却依然能够翻身的戚少商更够“资历”?)。

    四,要够年青(戚少商本就长王小石不多。要坐上京城里白道武林的第一把交椅,不够年轻、没有冲劲、锐气不足、缺乏朝气那是绝对不行的)。

    五,要工心汁(也就是说:智谋要高。著要跟京师第一号权臣蔡京、蔡卞兄弟,以及“六分半堂”中讳莫如深的人物,雷纯、狄飞惊、“有桥集团”里虎视眈眈的高手:方应看、米苍穹等人交手、较量,孔武有力但智计不足,那是如同飞蛾扑火的事)。

    六,最好还要自拥实力(这点是附加的,但也是必要的:新一代的京城势力,各自背有靠山,坐拥兵权,或合纵,或连横,总而言之,谁有实力最大、兵马最多、高手最强的,谁就是老大。斗争,是论势不论义、斗力不斗气的。金风细雨楼在苏梦枕死、白愁飞殁后,仍能声成不坠,那是因为王小石能迅速结合了“发梦二党”、“象鼻塔”等势力之故。幸好,这点也绝难不倒戚少商,因为他原本就有号召绿林同道之声望,加上他在逃亡期间,一路结纳不少奇人异士,直接或间接的建立了不少情谊,这些人如今都成了拥护他的资源,更可贵的是,他跟“毁诺城”、“小居门”、“碎云渊”、“连云寨”、“青天寨”“秘岩洞”

    的老兄弟都有过命的交情,无论他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都一定会为他出力、尽力、效死力的)。

    七,要得到王小石的信任(这点早已不成问题,要不然,王小石也不肯、不敢、不放心把“金风细雨楼”交予他)。

    八,要他自己也有这意愿(不是人人都敢挺身而出背这“黑锅”、接下这“烫手山芋”

    的)。

    九,要得到”风雨楼”、”象鼻塔”诸兄弟当家的信任和服膺(这点戚少商很有这种魅力一一而这种魅力是天生的:魅力与能力不同:能力是才干,才干是可以培养的;魅力则来自天生的禀赋,不是人人说有想有便可以有了的)。

    十,要敢与蔡京对抗(蔡京甚得天子宠幸,又与梁师成、王黼、童贯、朱励、李彦等勾结,朋比为好,党羽遍布朝野,坐棚武林高乎无数,天下间能与他为敌的人已罕见,能与之为敌而又敢与他为敌的,可谓绝无仅有。正好,戚少商已与蔡京成宿仇多年,有不共戴天之仇“金风细雨楼”的弟兄完全不必担心蔡京一党的人能收买得了戚少商,戚少商这种人活着就像是为了要蔡京等“六贼”:“寝食难安”为至大至高职志)。

    这些条件,戚少商都具备了。

    他一听诸葛转述了王小石的相求,并且可能随时都得要亡命出逃,可能由于更特别使他想起当年他自己流亡的生涯吧,略作犹豫之后,就毅然答允下来:

    他愿意在王小石出亡之际,他担任“金风细雨楼”代理楼主之职。

    荣辱不计。

    生死不理。

    ——事实上,只要他(无论是谁)在这关头坐上这个位子,只怕都只有置生死荣辱于度外不可了!

    他只有一个“条件”

    “叫小石头早些回来。我只是代理,撑得一时是一时,大不了撑到最后一口气。但‘金风细雨楼’、‘象鼻塔’、‘发梦二党’的弟兄们全等着他,叫他事情一了,风声一过,有那么快就那么快的回来,我这身包袱就可以卸了,回到我的大江大湖历它个大风大浪去!请你叫他早些回来。我不但虚位以待,还会尽可能想为他做些事,好教这儿的大气候早些雨过天青!”

    “我们等他早日回来。”

    “我等他回来,”

    戚少商并没有机会跟王小石见着面,王小石已急领着温柔、唐宝牛、方恨少、梁阿牛、何不河等人离开了京师。

    离开之前,王小石知道了戚少商肯甘冒大不韪,在此时此境接下了这个重任,他才走得放心,所以份外高兴。王小石也知道了戚少商着心腹唐肯相告一些在逃亡路上大可扶应他们的入:毕竟,戚少商是逃亡的“老行尊”

    他要张炭转告戚少商。

    “他要做什么事,用什么名义,请尽管放手去做,不要管我,不过,得要小心蔡京施毒手,还有六分半堂及有桥集团的联手。”

    “他才是真正的金风细雨楼的龙头,有组织力,有远见,有魄力,也有雄才伟略,我没有。”

    “他不要等我。就算我能回来,也只是来探他,看望我的兄弟。他才是唯一的楼主。”

    张炭把话转告了戚少商。

    戚少商听这番话的时候,正与”秘岩洞”派系硕果仅存的当家吴双烛用膳。

    他听了之后,就不再进食,只啪的一声,拗断了一支筷子。

    然后他一口干尽杯中的酒,跟吴双烛涩笑道:“你看,我只有一只手,连拗这双木筷子,也只断了一支。”

    吴双烛年纪大了,饱经世故,知道戚少商心里难过,不说什么,只默默地陪戚少商喝酒。

    戚少商问张炭:“你再香我转告王小石一句话?”

    张炭却说:“小石头已经走了。”

    戚少商长吁一口气,只喃喃的道:“那你日后如果见到他,就跟他说:我是江湖人,终归要回到江湖去。他是属于京城的。我不是。我等他回来。”

    张炭道:“如果我见不着王三哥呢?”

    戚少商呆了半晌,一扬袖道:“那就跟大家说,我们搞好‘金风细雨楼,等他回来。”

    王小石将楼主大位,交予戚少商一事,虽然来不及当众宣布,但重要的兄弟如:张炭、朱大块儿、蔡心空、宋展眉、银盛雪、戚恋霞等人都得悉了,更重要的是:“金凤细雨楼”

    的军师杨无邪,以及”发梦二党”的领袖:“发党”老大花枯发、“梦党”党魁温梦成都知道了王小石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了解这决定还来自诸葛先生的策划与授计。

    只要这些人都明白了王小石的用意,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去支持王小石的这个决定。

    也就是支持戚少商。

    所以,戚少商在王小石流亡之时,独守“金风细雨楼”

    尽管他只有一只手。

    而且要应付这么多双在暗里伺机而发的毒手。

    所以,他今晚就在“金凤细雨楼”的红楼下院子里踱步。

    突然,黑夜里飞来了一颗人头!

    他抬起了这颗人头。

    这是个死不瞑目的人,给人一剑砍下的人头!

    好一剑!

    一一好一颗人头!

    他认得这颗人头。

    认识这个人。

    于是他立即采取了行动。

    2.一个剩下来的人

    他识得这颗头颅。

    这颗头颅带来了一个讯息:

    一个噩耗。

    他拾起这颗人头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人。

    这人高而不瘦,脸长而红,唇角有一粒黑得发亮的痣,喉头有一颗红得发火的痣。

    这人叫何择钟,外号”挫骨扬灰”是“下三滥”何家出类拔萃的高手,但班辈却略低于何小河。

    他原来只是”发党花府”党魁花枯发麾下一名子弟,因遇王小石赏识,迅速拔擢,得以进入“金风细雨楼”之核心。

    王小石走后,戚少商井没有因他是“王小石派系”的心腹而冷落他,反而重视他的才干,让他成为自己的亲信——就像当年白愁飞重用梁何一样。

    重要的人身边都有得力的人手。

    忙人身旁更有为他办事的人。

    何择钟就是戚少商身畔的“这种人”

    他一拾起那头颇,就向何择钟吩咐。

    “今晚军师在哪里?”

    何择钟答,”白楼。”

    ——“白楼”就是“风雨楼”的资料存放处。

    苏梦枕重视一切”资料”连同接任的白愁飞、王小石乃至戚少商都莫不如是。

    戚少商下令:

    “请他来。”

    何择钟立即去了。

    他以极快的速度去“请”杨无邪来。

    因为他从戚少商的语气里已感觉到此事极急。

    紧急。

    何择钟这头才走,院子里立即出现了两人。

    一是张炭。

    一是孙鱼。

    张炭外号“饭王”浑号”神偷得法”是“七大寇”成员之一,也是“天机”组织里龙头张三爸的义子,亦是王小石的结义兄弟之一,同时更是”七道旋风”里的其中一道旋风,而今到了京里,是“金风细雨楼”的护法之一,也是”象鼻塔”的舵主,而且他与“六分半堂”里最有权势的女人:雷纯,亦私交甚笃。因其出身自”天机”组织,故对“八大江湖术”早已通透娴熟。

    京里黑白二道的江湖汉子,就要算他最广结人缘,背景最杂,而结义最频,加入的组织社团,也以他最多。

    他人长得黑,阴阳险。平日最好吃饭,几乎是无米不饮,无饭不饱,人也精灵戏谑,却十分重义。人多戏称之为”饭王”而熟络者则谑呼之为:“黑炭头”他也不以为仵。

    自从为劫法场,抢救唐宝牛和方恨少“天机”龙头张三爸壮烈战死,张炭就与王小石约定:王逃亡,带走一众官方恨之入骨的兄弟,而张炭则须随戚少商苦守京师——盖因京里不能没有正义的力量,以抑制抗衡蔡京;若要对抗蔡京,有桥集团与六分半堂“风雨楼”

    不得不有像张炭这样熟悉内部组织、人事关系的关键人物。

    张炭因而留守“金风细雨楼”

    风雨如晦。

    他也风雨不改。

    风狂雨暴,

    他更无畏风雨。

    戚少商赏识这个人。

    他让他当上了护法。

    ——左护法。

    孙鱼原是梁何手上最出色大将。

    梁何是白愁飞的亲信。

    他们两人替白愁飞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部队“一0八公案”

    那是在“金风细雨楼”里、只忠于白愁飞一人的精锐之师。

    于是,可惜——

    到头来,白愁飞怀疑,孙鱼对他不忠,下令粱何格杀之。

    但梁何没杀孙鱼。

    因为他省悟到:杀了孙鱼,不久,他只怕也同样活不了。

    ——伴君如伴虎。

    其实伴虎易,伴君难。

    难多矣。

    虎是兽,只要驯了它的兽性,它便与人无害,甚至只怕人害它。

    君则不是。

    ——历来有几位君主是稍有人性的?

    梁何不杀孙鱼,是因为他一早已投靠了蔡京,并拨入了“六分半堂”麾下,咸了”风雨楼”里的卧底。

    最后,梁何终归为白愁飞濒死反扑所杀。

    孙鱼却活了下来。

    所以他可以说是一个“剩下来的人”

    但他手上有“一0八公案”

    那是一百零八人精兵。

    也是白愁飞、苏梦枕、梁何所遗留下来的心血。

    白愁飞死了,梁何也身亡了,极为赏识他的王小石也走了,孙鱼却没有离开“风雨楼”

    没有离开”金风细雨楼”的孙鱼,于是便得到了戚少商的器重。

    戚少商重用这个人。

    他擢升他为护法。

    ——右护法。

    于是,张炭和孙鱼二人,就成了新任总楼主兼塔主的左右他们常不离戚少商身侧。

    张炭把主力放在“象鼻塔”

    孙鱼将主力集中“风雨楼”

    ——只要塔里、楼里一有事,他们马上就会赶到。

    只要戚少商有需要,他们都会即时出现。

    一如现在。

    一一这一刻。

    听说瓦子巷、小甜水巷那一带发生骚乱。

    戍守的人发现有“异物”飞掠入“金风细雨楼”:

    那“异物”直飞人黄楼。

    戍卒探得的讯息是到此为止。

    张炭和孙鱼立即对此事作出了“评估”:

    戚楼主就在黄楼的院落里!

    此事有异!

    立即赶去为宜!

    于是两人就在戚少商抄头在手不及饮一杯暖茶的时间内赶到。

    来得好快。

    但戚少商没有表示:

    ——没有赞他们快。

    ——亦没说他们慢。

    甚至于没有表情。

    这没有表情的表情好像在表示。

    他算准他们会来,并会在这时际赶到。

    所以一点也没有意外。

    他正在看。

    他手上的一一

    头。

    那颗瞪着眼死去的人头!

    3.除死无他

    张炭和孙鱼也望向这颗人头:

    两人都吃了一惊。

    不。

    应该是:一个是震,一个是惊。

    不是惊。

    ——江湖里大风大浪,武林中大杀大戮,京城里大起大伏,楼子中大生大死,他们原已见惯。

    本来已没什么能让他们“惊”

    戚少商没有回头。

    他没看他们,确好像完全知道他们脸上是什么表情。

    甚至也了解他们心中想的是什么。

    所以他问:“你们认识他?”

    孙鱼答:“认识”

    他反应要比张炭快。

    应对也比较有纪律。

    ——那是他受过严格的纪律训练之故;这种人向来都会比常人更精更准更自律。

    因为他们不当纪律是约束,而是习惯。

    正如杀手当杀人是一种工作,而不是冒险一样。

    戚少商道:“他是谁?”

    孙鱼道:“梁贱儿”

    戚少商在等。

    等他说下去。

    孙鱼立即说了下去,”他是‘太平门’的粱家的人,跟我们楼子里的梁阿牛是同一派系的子弟。他也是我们‘金风细雨楼’在粤南一带的外系人马,属分舵舵主之职,曾跟楼主拜会过一次。”

    戚少商即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孙鱼即答:“大约是三个多月前的事。”

    戚少商道:“不对,那是在二月初八的事,距今共三个月又一天。”

    孙鱼郝然:“是的,我记错了。”

    戚少商道“这个时候,这种事,不能错,当时他跟谁一道见我,还是他自己一个人?”

    他这句是向着张炭问的。

    张炭愣住了。

    但他很快就抓到了“线索”“这段日子,楼主很忙,如果不是太特别,大重要的事,楼主决不会单独见客——梁贱儿来拜会楼主,仅属分舵依例每季回总楼述职,当然不能真是太特殊的事。他既是回来述职,只怕其他几个分舵主:尤其孙尤烈、何太绝,与他交情匪浅,想必也一道过来”

    “至少还有一个,”戚少商提醒了他“余更猛。”

    “是是是,”张炭这才恍悟的道:“我记起来了。他们是“名门五秀’,义结金兰,那是:孙尤烈、梁贱儿、何太绝,还有余更猛以及蔡心空!”

    张炭的记忆力其实也极好,但他不是受到特殊训练。

    他靠的是丰富的联想力。

    这跟孙鱼不同。

    孙鱼的肠子里似有千百条弦,按到哪里,挑到哪一条,就会发出那一种声音,也就像药铺里的老板,要什么药材,他自己就晓得去开哪一口抽展。

    那是必然的反应。

    张炭则是应然。

    那是不一样的。

    ——就是因为不一样,戚少商所以才特别把他们留在身边。

    因为不一样才有用。

    ——个性中“特别之处”的正面力量,就是“才”才干的才。

    如果跟大家都一样(不管是不是跟高手一样),那就不是特色了。

    没有特色,那其实就没有了自己,跟常人没啥两样。

    ——可惜这点道理大多数人都不懂,所以才去羡慕这个厉害那个好,这人富有那人强的,结果模仿、拟摹、乃至抄袭,结果四不像,到头来只失去了自己,没有了特色。

    张炭也曾想去模仿孙鱼和杨无邪。

    杨无邪是“金风细雨楼”的智囊,也是军师,当年苏梦枕决策定计,在重大事情上,没有杨无邪的意见他是不轻易取决的。

    杨无邪也是“风雨楼”里“白楼”的主持。“白楼”是资料库,苏遮幕、苏梦枕父子原就极为重视资料收集储存,连狂妄自大的白愁飞也十分注重资料、消息、知识的来源,是以他虽在铲除他老大苏梦枕之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曾疯狂地炸毁了玉塔、青楼,但对“白楼”——这资料室库,依然保存得很好,只有加添,没有毁坏,由于杨无邪一向主理“白楼”事务,从中吸收了更多的知识;如果说”白楼”是当时武林一大资料中心,杨无邪就成了部“活通书”

    杨无邪的记忆也是惊人的。你随便说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名称、一个地方,他都可以马上立即瞬息间就能娓娓道出一切相关的情形,乃至年册、特色、来龙去脉,他都如数家珍,而且,他不只是述说资料而已,对任何事,他都会在未了加上他自己的分析。

    他的分析精辟而独到,是任何英明的领袖都乐意听取的。

    张炭很羡慕杨无邪总管能够如此。

    正如他也心仪孙鱼能够马上作出正确的回答,甚至连年、月、日、时都能钜细无遗地兼顾周到。他很想学,但学不到,而且一旦运用了他们的方法,反而觉得混乱。

    杨无邪知道了他的想法之后,却如此劝他:“你不必羡慕人家,河里照出有人手里有只橘子,你也不必跳下河里去争,那橘子就在你手中,只有你一人吃得着。”

    张炭不明。

    杨无邪告诉他:“世上最难得的想法要算是联想力,知识是死的,想像将之活了起来。

    华陀是高明的大夫,赢政是不世的暴君,项羽是盖世的英雄,刘邦是奸诈的枭雄,班超是绝世的英杰,关羽是勇武的大将,孔明是天纵的智者,鲁班是巧手的妙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活用知识,就是有想像的能力,也就是大梦想家。因为有联想,才有梦想,有梦,木有真:有伟大的梦想,寸有伟大的事业.所以伟大的梦是件伟大的事。想像力是知识的更进一步,孙鱼的是强记,我只勉强算博识,你若能运用你想像的特长,我们还远都不如你哪一一你又何苦来学我们!”

    张炭听了,这才打消念头,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他越来越明白自己的价值——不似以前只在“吃饭”上冠绝大下——尤其在他与无梦女一起之后。

    他们一起学习武功。

    一起斟酌、应对、嬉闹、相好,甚至一齐用“脑”用“心”去想一件事情。

    那不仅是他个人的“价值”还是他俩“合一”的价值。

    他珍惜这个“价值”

    戚少商显然也重视这个“价值”

    所以他才让张炭和孙鱼成为他的左右手。

    戚少商纵使在这情势明显十分紧张的时候,仍然“引蛇出洞”的让张炭说出了“蔡心空”诸人的答案,显出了对他身边爱将的忍耐和温厚。

    答案已经有了。

    戚少商就说:“梁贱儿原不住在京里,他现在却在城里遇了”害,只怕遇害的同时不止是他一人。”

    张炭抓住这个“讯息”

    “我马上去查看余更猛、何太绝、孙尤烈、蔡心空他们在哪里?问问他们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戚少商道:“主要是蔡心空。他是京里楼子中本部的兄弟,比较好照应。”

    张炭恭首答:“是。”心里震佩,转身去了。

    戚少商看着他那厚重的背影,感唱的道:“看出来没有?”

    孙鱼即答,”他轻功高了许多。”

    戚少商更正道“是他内力高了,也纯了。更杂了,才影响了轻功——奇怪,内功修为上很少会着精纯和驳杂同时发生的。”

    孙鱼恭声道:“炭哥本身游学很庞杂,又肯下死功夫,他的武功我摸不透。”

    戚少商一笑道:“你的武功他也猜不透。连我对你也拿捏不准。”

    孙鱼脸色微微一凝。

    戚少商已道:“这人头是街外飞来的,要不是,血不至流干了,但这颗人头是刚断的,颈断处的血还来不及凝结。”

    孙鱼也视察入头,却为梁贱儿临死前双目怒瞪的迫视百感到眼疼,不敢再多看。

    戚少商续道“既然如此,街外一定发生了大事情。一颗人头飞上老半天,不是小把式,你到街上骝一趟,必会捎点消息回来。”

    孙鱼即应答:“是。”目中已溢满敬佩之色。

    减少商补充道:“不过,你回来得要快。因为我和杨总管决定事情一向都不慢。”

    非但不慢。

    还绝对很快。

    因为在孙鱼就要领命转身去之际,杨无邪已经赶到了。

    伺择钟通知他果然够快!

    他来得可更是快!

    在武林里“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回事,无论出招、反应,还是下决定,都得要够快。

    够快之余,还得够准、够狠、够力1

    其实不单在江胡上,这几个“要诀”毋论是翰林、商场,哪怕是文争、武斗,或是斗智、比力、都一样是必备条件。

    谁说“武林”只是个虚幻的世界?

    谁曰现实世间不就是”江湖”?

    杨无邪脸白无须,人很俊秀,但有点失血的苍白,神色相当冷峻。

    他一到,就看头。

    一看到头,就摸了一摸,摸了马上就间:“派人去找蔡心空没有?”

    戚少商答“派了。”

    杨无邪又问“派谁去找?”

    戚少商:“张炭。”

    杨无邪道:“嗜,他做事够稳重。”

    戚少商道“我还着他一齐去找孙尤烈、何太绝、余更猛等人。”

    杨无邪唱息道“只怕不必了。”

    戚少商微愕:“何故?”

    杨无邪道:“孙、梁、何、余一向共同行动,梁贱儿死得这般凄惨,看来余更猛、何太绝,孙尤烈只怕都难有好下场。我已听报说他们四人齐人京师,蔡心空还会过他们,我想他们不等传召即自行人京,必有所图而来,还未着人传见,而今正是梁舵主的人头!蔡心空大致未参与行动,我前两个时辰还见着他,但他必知端倪。”

    戚少商道,”但愿他没事。他是楼子里总舵的人、没有事先请命,是不可擅自行动的。”

    杨无邪道:“他也一向是个守规矩的人。——这人头可是怎么在楼主手里的?”

    戚少商“它飞过来的。”

    杨无邪吃惊地道:“就这样平空飞过来的?”

    戚少商道“只怕也是一路滚过来的。”

    杨无邪:“刚才街上甜水巷、瓦子巷、烟花巷那边的蓝、红线地带一阵喧嚣,我知出了事体,可能便是这事。他这么远的路仍飞了个头来,可见死不瞑目,要跟楼主以死相报一些内情。”

    戚少商瞅着人头,心中憾憾然:“我想也是这样。如果是在半夜街那一带的蓝红线地区出了事,只怕多跟皇帝国戚有关,那是富贵人家的喝酒呷玩之地,此事只怕难有善了。”

    说罢不禁叹道:“人说‘太平门’梁氏一族,轻功好,人忠心,就算身殁也不忘其职志,如今人死头至,可见性烈。意志力何等强韧!”

    杨无邪冷峻地道:“这人头是剑砍下来的。”

    戚少商道:“好快的剑。”

    杨无邪道:“在京里很少有剑手的剑快得过‘太平门’的轻功。”

    戚少商:“顶多只有五、六个。”

    杨无邪端视手上人头切断处,道“这不是寻常人使的剑法。劲道、力道和角度都十分独特,似非正道。”

    戚少商即道:“那么,京里就只剩下三、四人在剑法上有这样的造诣。”

    杨无邪道:“这三、四人中,方小侯爷是其中之一。”

    戚少商道:“但方应看已赴东南追击王小石去了。”

    杨无邪道“阁下的剑法也有这种修为。”

    戚少商道:“另外一位剑术好手,他也绝不会向梁贱儿拔剑。”

    杨无邪悠悠的道:“那么,能有这等剑法的,在京里目下就只余下一人”

    戚少商忙附加了一句:“梁贱儿是瞪着眼死的,可见他死得不服,而且应是猝受暗狙之下身亡的,剑术有如此修为而又不在公平决斗下出剑者,的确不多。”

    两人对望一眼,伸出了中,无名、尾三指,然后逐一收拢人掌心,屈至最后一指时,才一齐异口同声的道:

    “罗睡觉!”

    ——罗睡觉!

    七绝神剑之首。

    “剑”代表了他。

    代表了这,个人。

    也代表了这个人所发出来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独领风骚的力剑!

    天下以剑为名的人不多,只以“剑”字为号的人就只有他一个,因为:

    剑就是他。

    他就是剑。

    两者不可划分。

    也没有分别。

    杨无邪道:“难怪我听鹰组的宋展眉说,今天傍晚,发现罗睡觉和其他六剑走进了黄裤大道,然后他独自走人了红线地区的小甜水巷,其他六剑,却在半夜街一带蓝线地区。敢情是他们要伏杀梁贱儿吧?”

    戚少商脸有忧色:“如果是他,难怪这一剑斩得这般诡、异、怪、奇了!梁贱儿遇上了这妖怪,可说是除死无他。只不过杨无邪把戚少商未说完的话说了下去:“——要是只为了梁贱儿,是否要出动蔡京手上的这第一把‘剑’呢?”

    两人脸上都不禁掠上了郁色。

    这时,乌云也正好遮住了月。

    月华顿消。

    大地狐疑。

    4.蓝红红线有战事

    张炭回来了。

    他带回来了蔡心空。

    他回来得好快。

    一看到梁贱儿的人头,蔡心空就悲喊了一声,几乎没晕眩了过去。

    他不是怕。

    而是激动,大过激动。

    激动得连杨无邪和戚少商一时也不敢打断他的悲恸。

    但因事急,杨无邪还是问了:“你知道他这是一个人行动,还是跟别人在一起?”

    蔡心空哽咽道:“他跟何二哥、孙三哥、余四哥一块儿的他突然省起挣扎要走“一——我去助他们——”

    杨无邪制止了他:“现在去?已大迟了。你要为他们报仇,就不可妄动!先得要告诉楼主,你们搞的是什么行动!?”

    蔡心空这才惶恐的答:堤‘杀天行动’。”

    杨无邪一皱眉:“‘杀天’!?”

    蔡心空嗫嚅道“是在小甜水巷那儿伏杀皇帝的行动我也没料他们真的干了”

    杨无邪变色。

    戚少商跺足。

    杨无邪哎声道:“这么大的行动,你们怎么不通知戚楼主?唐宝牛、方恨少两位兄弟,胡闹揍了天子一顿,到头来却使蔡京有藉口尽灭京里主持正义的江湖力量,害得王小石、唐七昧等兄弟远走他方,为楼里弟兄避祸逃亡,这锅儿还砸得不够烂吗?而今竟来行弑皇帝!?”

    蔡心空惶然低声道:“大家就是怕连累楼主兄弟,才不敢告知楼主。我也设想到他们真干。他们说:反正他们不是京城里的人,万一出了事,失了手,楼主装作不知,便可脱事杨无邪斥道:“荒唐!方恨少、唐宝牛大闹八爷庄,还打了蔡京一顿,咱们又可曾脱得了瓜葛!?”

    蔡心室哑然:“我”

    他还“我”出个结果来,孙鱼却已捎了个“结果”回来:

    “余更猛、孙尤烈、梁贱儿、何太绝在‘红线地区’一带原拟行弑皇帝,但中伏身死,无一幸免”

    孙鱼的消息来得好快。

    京城里的传讯一向都快,人们交头接耳、道听途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于,而且专找震动的、可怕的、奇特的、令人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消息来传和听。

    但乍闻此讯息的蔡心空,却几乎崩溃了,至少是伤心欲绝。

    但这绝不是伤心的时候。

    杨无邪很快就重组了这个突变:

    “情形好像是:梁贱儿、余更猛、何太绝还有孙尤烈四人,赶入京来,为的是要在今晚行弑圣上,但反而中伏被杀,梁贱儿身首异处,依然飞头入楼,等于亲向楼主报告了一桩“冤情’。”

    戚少商剑眉一轩:“冤情?何解?”

    杨无邪道:“他们是中伏的,要不然,也不致全军覆没,更不致出动到任劳、任怨、黑光上人、天下第七、罗睡觉这些绝顶高手来伏击他们——试问,以他们的战力,怎堪与这几名一流好手比拼!所以他们死得甚冤。”

    戚少商从他的话里推论下去:“既然是中了埋伏,那么,一定有人泄露了‘杀天行动’。”

    杨无邪:“找出这个泄露的人,就是查出了卧底,同时也是替四人报了仇。”

    戚少商:“但也有另一可能。”

    杨无邪:“你是指:透露今晚天子会去小甜水巷的讯息根本就是一个圈套?旨在引出行弑的人人彀?”

    戚少商:“如果这是个事先设定的国套,他们四人无疑是去送死。”

    杨无邪:“可是,他们布那么绝的局,惊动那么大,出动那么多高手,想来怕不是只为了要他们四人之命吧?”

    戚少商怖然:“那到底是有什么图谋呢?”

    杨无邪道:“今天京里‘蓝线’、‘红线’均各有战事与异动,能惊动这么大的场面,以及罗睡觉、黑光上人、天下第七这等绝世离手的,来头必巨,所谋必大!”

    戚少商沉吟道:“恐怕就是蔡京本人设计的一一天子总不致于叫人来暗杀他自己吧!”

    所谓“蓝线”、“红线”等,都是“金风细雨楼”对京里各地域划分的暗号,这红、蓝二线,正是京城里最繁华、热闹、兴旺的地区。

    杨无邪接道:“如果是蔡京,他花那么多的心力,要杀的绝对不会是梁贱儿、孙尤烈、何太绝、余更猛四人而已。”

    戚少商:“对。”

    杨无邪更进一步地道,”他要消灭的对象,极可能就是戚少商道“金风细雨楼。”

    杨无邪道:“便是。至少,梁、何、余。孙四人都是风雨楼的人——尽管他们是城外子弟,但也是我们的人。”

    戚少商道:“只怕正是,京里的六分半堂,已在他纵控之下。迷天盟已瓦解,溃不成军。有桥集团,跟他时敌时友,且朝中有权贵支持,他不好下手。只有我们,近日结连了天机组、发梦二党、象鼻塔、毁诺城、小雷门、秘岩洞、神威镖局、连云寨、碎云渊、桃花社等的力量,且正在壮大中,他早已看不顺眼,非要铲除而下心甘。”

    杨无邪却质问:“可是他们布这么大的局,只杀了我们四个外系子弟,卫如何伤得了我们的元气?”

    戚少商的回答很慎重,也很沉重,他说话的语气也很凝重:

    “虽然是外系子弟、分舵弟子,究竟也是楼里的人。要是蔡京布局让他们行弑皇上,那么,他护驾有功,大可以这件犯上叛逆的事发难,借题发挥,既在天子面前讨赏,又可在圣上面前请准派遣军队”高手,一举歼灭风雨楼。他们要趁王小石不在,将我们扫平,务求一网打尽,平时诸葛先生必然多方周护。而今此事却非同小可,连天子也敢行弑,此举足可使诸葛先生进谏无效,蔡京便没了掣时之虞、后顾之忧,可大肆向我们发动歼灭战了。”

    蔡心空听了心都空了。

    孙鱼听得汗涔涔下。

    张炭也听来脸如炭色。

    ——此事牵连,果真非同小可!

    谁说只是几个人的生死事小?

    就算是凡个人的生死事耳,但一人之死生已属大事,何况这一死足以牵累城里万干性命,乃至关乎整个朝野精英的去留存亡!

    意气用事,到头来不但成不了大事,简直还坏了大事!

    戚少商说完这番话之后,沉声问杨无邪:“军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杨无邪忽然解下他头上悬着的一块翠玉石。

    他解下了,又重新戴上。

    解得很快,戴得也俐落。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杨无邪道:“有时线索乱成一团,不易收拾,也毫无头绪,但是要找出线头,一切就容易处理了。”

    “可是,铃在哪里?”戚少商追问道,”军师认为线头在哪里呢?”

    ——就是苏梦枕、王小石,也一向多呢称杨无邪为”总管”可是戚少商却称他为“军师”可见其器重与尊敬之情。

    5.东线西线无战争

    “皇帝在哪里,”杨元邪答“线头便在哪里。”

    戚少商若有所思。

    “不过,”杨无邪脸上抹过了少见的沉重之色“姑不论要解铃还是要拆线,我们都得要一个人的配合与协助。”

    “谁?”

    “诸葛小花。”

    诸葛小花就是诸葛先生。

    ——也就是四大名捕的师父,皇帝的老师,御前侍卫的祖师爷!

    可是,为什么要惊动他?

    ——惊动他都是为了什么?

    戚少商立即派人去追查一件事:

    ——皇帝现在在哪里?

    皇帝当然是在皇宫里。

    可是并不。

    这可不是位常待在宫里的皇帝。

    他也不是微服出巡,而是耽于享受游乐的呷玩猎艳。宫廷嫔妃,粉黛三千,他井未满足:还要享尽民间艳色。

    “要找皇帝不难,”杨无邪提醒道“至少在今天晚上不甚难。”

    戚少商的眼睛亮了:“他大致会在半夜街,小甜水巷、瓦子巷一带吧?”

    “便是。”杨无邪嘉许的说“梁贱儿、余更猛、何太绝、孙尤烈这几人也不是顶着西瓜当脑瓜的家伙,动手之前,就算有人通风报讯,说皇帝正在烟花柳巷作狎妓乐,他们还是会先去探察一番,以作证实。所以,我看皇帝今晚是真的去了那儿,何况,近日来他迷上了李师师,每隔三数夜总会在那儿淘上一宵,只不过,他们故布疑阵,让‘名门四秀’自投罗网而戚少商抓住了杨无邪话里的“重点”并推断下去。

    “既然赵佶不是在‘蓝线’就是在‘红线’,那么说四人出事的地方是‘红线’,皇帝就理应在蓝线地带了。”

    杨无邪由衷的佩服这个领袖。

    能让他佩服的人实在并不多,原因是:跟他在一起的人都太优秀了——然而再优秀的人,也还是比不上他优秀。

    他服侍过的主人都很了不起:

    苏遮幕从稳定中进步、稳健里创业,当时群雄并起,权力帮刚灭,朱大天王声势甫消,血河派大起大伏,三正四奇又在争锋斗锐,争强斗胜,他仍能苦撑一方局面,创出一番气象,着实不易。

    苏梦枕则是个身体赢弱,但却雄心万丈的人,他不但中兴了“金风细雨楼”也在他“有材必用,雷厉风行”的霹雳手段下“风雨楼”才能自京城的帮派中突围而出,扫平敌手,力挫“六分半堂”打得“迷天盟”烟消云散、销声匿迹。然而他却是个一身罹二十六疾,随时断气身殁的奇人,仅是生命之火不肯熄灭才强活下去,继续雄霸他的霸业,称王他的王图。

    杨无邪没有服侍过白愁飞。

    白愁飞背叛了苏梦枕,他就随苏梦枕的匿迹而骤隐。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至六分半堂的雷纯,安排他重逢苏梦枕。

    他和苏梦枕相见之后,再一起跟王小石联手推翻了白愁飞。

    事后,武林中人莫不为他们之间的情谊而惋借:

    白愁飞既要背叛苏梦枕,就得要先杀王小石,先消灭杨无邪。

    可是他都没办到。

    不是不办,而是办不到。

    他曾嫁祸王小石,让武林同道都痛憎王小石,但可惜功败垂成、大家都明了真相,反而痛恨他人骨。

    他又曾诸多造作,希望能施恩于民,建立威信,可惜也给“四大名捕”“踢爆”道破。

    因而让人更进一步看透他虚伪的面目。

    白愁飞最后战死。

    志未酬。

    身先死。

    他的死是因为苏梦枕联同杨无邪及王小石等人之反扑,也因为他的背后靠山义父蔡京觉得他狼于野心,不再重用他,归根结底,像蔡京、诸葛先生、狄飞惊等有识之士都一致认为:

    白愁飞只把王小石迫出京城,甚至未能及时将杨无邪置于死地,就贸然发动叛乱,面又没即时将苏梦枕杀死,那肯定是要自吃其果的了。

    后来果然。

    不过,利用这仵事、这事件以纵控苏梦枕和“金风细雨楼”的雷纯,却意料不到:苏梦枕的确打垮了白愁飞,重掌大权,但即刻要杨无邪当场格杀他,以免“金风细雨楼”处处为“六分半堂”的人所制。

    这一来,让雷纯好梦成空,计划失败。

    不过。王小石为了抢救唐室牛和方恨少一众兄弟,也没机会好好整顿“金风细雨楼”已出面胁迫蔡京,放了方恨少、唐宝牛,带同几名不容于京师的兄弟、子弟,流亡江湖,而敦请戚少商来撑持“风雨楼”大局。

    尽管,苏氏父子和王小石都是了不起的人中豪杰,但在杨无邪眼中,依然是有其弱点的:

    苏遮幕能重用人材,克俭克勤,甚至是克制自己、礼贤下上,但若论本身的才千、魄力、乃至雄心(一个伟大领袖没有伟大的抱负是下成的),反莫如他的儿子。

    苏梦枕雄才大略,志大才高。他一上阵就与蔡京势力划清界限,很快就形成了京里白道的代表势力。他也如乃父,放开怀抱,唯才是用,但也因这点,他能招揽出色而又轻权利的人材如王小石者,但也召来了极叛逆而又狼子野心如白愁飞者,分别造成了他大成大败。

    而且,苏梦枕一向身体不好。他也从来高高在上,虽然颇体恤下属,但决不是也从不是那种没有架子、与众同乐的领袖人物。

    王小石则不同。

    他好玩。

    也好玩。

    一——第一个“好玩”是指他本身就很“爱玩“的意思,第二个“好玩”是指别人觉得他的人“有趣且讨人喜欢”的意思。

    他一向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他对苦况也视为甜境。

    视忧为乐。

    所以他很快乐。

    一切苦,都无法难倒他。

    因为他总能乐在其中。

    不过,王小石也有其缺点:

    在杨无邪眼中,王小石未免太天真太没野心、太好玩乐、太重感情,以及也太不思长进了。

    ——他是个好人。

    ——也是个好大哥。

    ——却不见得是个好领袖人物。

    戚少商则不同。

    他够狠、够厉、够绝、也够沉着。

    他不但能稳守,也能反攻。

    他能施展抱负,也能受尽委屈。

    他很有大志,但幸好野心似不太大。

    他手段也够利害,不过还好很重道义。

    他不似王小石率直。

    他也不像苏梦枕森冷。

    他更不是白愁飞的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他显然不似王小石善良。

    但他跟王小石一样择善固执。

    他亦如白愁飞工于心计。

    可幸他没有白愁飞忘恩负义的天性

    他偶亦似苏梦枕过于沉郁。

    季好他的身体要比苏梦枕健壮:

    ——尽管,他的确只剩下一只手,而且,经过逃亡岁月、江湖历难的风与霜,他的发已半白,两鬓尽星霜!

    也许,杨无邪看来,戚少商最大的弊病(如果一定说有)就是他只有一只手——以及他迄今仍然独身。

    接近四十岁的男人,而且是个英俊、潇洒、多情,名高望重的正常男人,他身边却没有女人,也未成家立室,这未免有点不正常,总是有点说不过去吧!

    就算他过去有伤必史吧,而今也总该忘却,总该娶妻生子了吧!

    他不像王小石,王小石比他年轻,而且常常浪迹天涯,还没成家,还说得过去。

    他不是白愁飞,白愁飞一直到死前,仍是放荡不羁、风流成性的人,这种人是不适合有家的。

    他更非苏梦枕。

    苏梦枕不幸。

    他有病。

    戚少商则不然。

    他没有病。

    但是断臂。

    ——总不能说断臂就活该独身的吧?

    有时,杨无邪难免会这样想:

    或许,戚少商断的不止是臂,连情他也在心里挥了剑,斩断了。

    不过,他还是由衷佩服这个与他还相处未久的领袖人物。

    他以前就听说过戚少商这人,知道这人是个桀骜不驯、才气纵横的不世侠客,他一向只喜欢这种人物;但并不敬重。

    因为他知道有才有能有志气的人,下一定能成大事,至多只痛饮狂歌、飞扬跋扈、顾盼自雄、落落寡合的过一世。

    他明白有才有能的人并不见得就能得志:李白如是、李陵如是、连东坡居士亦如是。

    所以,当王小石立意为救两名结拜兄弟而下惜采取冒险犯难、劫持蔡京之行动时,他也因而深心慨叹。

    ——竖子太重情义,不足以成大事!

    无论如何,都不该为了两个朋友而牺牲整个京师的白道势力。

    当时,王小石仿佛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曾有意无意间对他这样说过。

    “我其实不合适当帮会的领袖,因为有您的指导,以及一众兄弟的辅助,我才能勉强维持。我要是还能在此役保住性命、也正好趁这一事件逍遥求去,省得误了大家,把风雨楼搞得风风雨雨,上了场便下不了台。”

    不过,王小石在极匆忙的情形下,委托杨无邪要辅佐戚少商当总楼主,当时杨无邪心里也十分拒抗,相当不看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