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十三棍僧最新章节!

    这些日子以来,明嵩师父一个月竟难得几天在寺里了。即使回来一趟,往往也是头一天夜里回来,第二天或是第三天一大早便又匆匆下山了。

    秀秀姑已经来寻他好几趟了。每次看到秀秀姑失望而归的神情,觉远和觉范两人都有点莫名的难受。其实,他们和秀秀姑一样,也很想师父的。

    这些日子,哥俩儿天天傍晚都会来在山门外,坐在河畔一处高坡上,一面参禅打坐,一面等待师父归来。

    入夜的轘辕山的山野万籁俱寂,一轮红圆的月亮,高映在千谷万壑之间。月下,寺僧们或是三五结伴,或是独自一人,或是携了蒲团,或是席地趺坐,在树下,在麦场,在草地,在寮舍,阖目静坐,参禅辨机

    觉范依旧童心未泯,参禅打坐时,老是心不专一。一会儿跳起来捉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一会儿又去摸树干上的蝉蛹。俄尔又神秘地说:"师兄,我说觉真像个女孩儿吧,你还不信。原来觉真真是个女孩子啊!听说,她还是你师父出家前的亲生女儿呢!而且,她根本就不是哑巴!"

    觉远阖目趺坐,根本不接他的话茬儿。这些还用觉范告诉自己?早在几天前,师父就带自己下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秋婆婆柏谷庄里原来住的两间已经坍塌的草屋和小院都已修葺好了,等墙屋晾干一些,就要送秋婆婆和师妹觉真下山去了。

    师父虽说没对自己说明师妹是他的女儿,却对他说,师妹原来的俗名叫无瑕,她娘死后没人管才上山投亲来了。师父说,前两年因她的年纪太小,秋婆婆的腿又没好利索,所以才在山寺待了三年,也好彼此随时照应。师父还交待他,师妹和秋婆婆以后搬到庄里了,正赶上寺里又要收租了,这段日子他会很忙,让觉远没事常到山下去关照关照。

    觉范见师兄没有搭话,兀自叹了口气:"唉!我要是也有个爹该多好啊"

    觉远转过脸去:"你可真像个小孩子!明嵩师父平时待你不像待亲儿子一样吗?"

    觉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唉!可是,这些日子师父下山,也不管我这个儿子了。"

    觉远说:"师父下山那是为了普救十方众生,行的是大功德。再说,你就算比我小几岁,可毕竟也不是吃奶的小娃娃了,做什么还要天天缠着师父?你什么时候见我师父当我是小孩子了?"

    觉范想想也是:昙宗师父对觉远从来都是又威严又沉默的,哪里像自己师父,时不时还给自己带些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高兴时,还会扛自己在肩上转几圈玩儿呢!

    "嗯,你师父是没有我师父亲。"

    觉远道:"我师父也是少有的行大功德和大慈悲的人。他对我修行严厉,那也是出于大爱"

    两人正说话间,突然被一种异样的声音打断——

    "可能是獾子扒窝儿呢。"觉远说。

    "只要不是蛇和蟒就好。我这辈子最怕的就是蟒蛇了!"觉范说。

    觉远小声说:"不管是什么,都先不要动!"

    两人坐在那里,听见那异样的声音越来越近了,呼哧呼哧地,不像是什么野兽,倒像是有人在喘粗气。末了,那声音离他们越来越近,听着竟像是拳脚踢打的声音,正疑惑间,突听有人"嗳哟"一声。

    柏谷屯里新来了一帮子武功过人的高手,彼此不服,常有人私下约在静处悄悄比试一番。

    觉范心下好奇,站起身来,悄悄躲在灌木丛后面看了看,对觉远低声说:"师兄快来看哪!我当是谁,原来是三师兄僧满和四师兄僧丰两人在打架哪!"

    "人家那是在切磋武艺呢!"

    "嗐!不像是切磋啊?你来看,打得凶哪!"

    觉远没理会他,仍旧结跏趺坐。

    僧满、僧丰、觉远和觉范是一茬子的僧徒,僧满比僧丰大两岁。僧丰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楞头青,动辄瞪眼发火的,可是僧满的为人却是稳成持重,行事也平和,即使僧丰使性子,僧满也不会跟他一般见识的。

    在寺里,两人除了禅武功课颇知苦练之外,另外也各有一样人所不及的绝活儿:灶房的火头僧满,每遇天下连阴雨,炉潮柴湿的,值灶者最发愁的一样事就是点火了。若再遇到寺里所有的火种都被潮气和漏雨欺灭,大雨满天,又没法出门到跑上院佛前的长明灯前借火,无论拿什么发烛啦、火镰火石啦,咔啦咔啦打上半晌都点不着火绒时,只要寻了来他,眨眼功夫,不管什么样的烂枝湿柴,也不管灶台被漏雨打得精湿掉泥的,他照样都能点着火来,而且,很快还能把个炉火拢得旺旺的红,烧得轰轰的响。一面烧火,一面还会把手中的一根拨火棍旋转翻飞,玩出许多令人目眩的花样来。

    觉远和觉范俩人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吹火罗汉。

    比起僧满,水房的水头僧丰,绝技则在打水上。除了提水打水从不歇脚、上坡过坎如履平地之外,不管天怎么旱,河里井里水多浅多浑,他总有法子悄悄溜出去,过一个半个时辰的回来,一手提着一只大水桶,桶里的水满满当当,清的能照出人影儿来。

    随常无事时,总爱晃着一条一端钳着个鹰爪似钩子的井绳。攀岩附树,身手敏捷赛似猿猴。

    觉远和觉范两人便给他起了个"吸水罗汉"绰号。

    在寺里,觉行,僧满和僧丰三人同时被师伯志操收为心传弟子,因拜在同一师父门下,又分别任着灶上的司水和司火,两人跟觉远和觉范师兄弟二人一样,也经常形影不离。

    觉范躲在矮木丛后又偷看了一会儿,见觉远不为所动,便道:"师兄,今晚他们两人私下切磋武功,说还定会显露出一些真手段。咱们何不见识见识?"

    觉远一时也被他说动了,于是和觉范一起,躲在矮树后面,屏住呼吸,看看两人会露出些什么绝技?

    万没有料到,这一看,竟然看到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拚死恶战——

    此时,只见二人或是你进我守、你退我攻,或是怒目相向。时尔你跳在河边,时尔我又追到草丛,虽俱是赤手空拳,然而,那腿脚飞出的迅猛,拳头砸出凶狠,令躲在树后的觉远和觉范骤然惊呆了!

    天哪,觉范说得对,这哪里像是师兄弟两人在切磋比武?两人使的可都是十分功力。先看师弟僧丰,招招出手,虽不致要命的穴位,若落在实处,那可是足以能致人伤残的!

    再看师兄僧满,他还击僧丰时,虽说招式见得就能令僧丰致残,却也是朝着足以能令僧丰昏厥的穴位下手!

    大家彼此练武十数年,是真打还是过招,是切磋还是拚命,不用眼看,光凭感觉,凭彼此之间发出的一种气势,便可一眼洞察。

    更何况,觉远是跟着曾有多年疆场厮杀实战经历,又为少林护法武僧教头——伏虎罗汉昙宗师父研习禅武多年,他当即便看出来了:这哪里是在切磋武艺?怎么像是仇人相逢?

    莫非,两人暗中如此搏命,是为了争夺寺主志操的衣钵或是什么秘不示人的法宝?

    只怕不会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们若只为争夺志操的衣钵法宝便如此凶顽恶战,非要一拚高低的话,一旦伤了对方,依着寺主那个性子,恐怕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再说了,寺主志操还有一个大弟子觉行呢,就算有什么法宝,也不一定能轮得上他们两个。

    残月西沉,万籁俱寂。

    两人的打斗声越发激烈,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一招一式都充满着恶狠狠的杀气,甚至连以禅医为主,练武为辅的觉范都感觉到了这场打斗的非同寻常!

    觉范紧紧抓住觉远的衣角,出气的声音呼哧呼哧响得吓人!

    两人都担心的是:二虎相斗,必有一伤。都是同门同宗的师兄弟,此时,若无人上前拦阻一下,两人必会越战越上性子,末了,轻者两败俱伤,重者,只怕还会闹出大乱子来!

    觉远悄悄附耳一番后,觉范点点头。两人悄悄退出离他们打斗的地方有几十步远的地方,尔后大声叫喊起来:"师父!师父——!"

    "哎——谁在那里啊?师父,是你吗?"

    两人你一声、我一声地一面叫着师父,一面走了过来。直走到僧满僧丰跟前时,两人才住了手。又见两人虽已罢了手,四只眼睛却是怒目而视,还在喘着粗气。

    "哦,原来两位师兄在这里打架玩呢。我当是我师父回来了。"觉范走上前来说。

    "这么大热的天,两位师兄还在练功啊?"觉远一面拉起衣襟擦了擦汗,一面拿衣角忽扇着风。

    僧满和僧丰对视了一眼,揉着手腕子笑道:"是啊是啊。嗯,天好热,这里凉快,跟我师弟过几招儿。这不还没尽兴呢,就被你们俩搅了。怎么,你们出来接明嵩师叔还接昙宗师叔呢?"

    觉范道:"我师父捎信说了,今晚回寺呢。"

    僧丰见说,也揉着肩臂,斜着眼望着觉范笑道:"喔!蝌蚪罗汉,你鬼鬼祟祟地,是不是想偷我的武功啊?"

    因觉范是他们这一茬儿师兄弟当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家便给他起了个"蝌蚪罗汉"的绰号。

    觉范怔在那,瞪了瞪僧丰:"呸!谁稀罕!你武功高?敢跟伏虎罗汉过过招儿吗?我干嘛要偷学你的武功?"

    僧满见觉范认了真,不觉哈哈一笑:"小蝌蚪别生气,我师弟他是逗你玩儿呢。"一边对觉远和觉范两人扬了扬手,搂着僧丰的肩膀说:"两位师弟,我们先走了。"

    僧丰也说:"是啊,是啊。玉面罗汉,你们哥儿俩在这里等你们师父吧,我们先回了!"

    说罢,两人一路走、一路说地去了。

    玉面罗汉是师兄们给觉远起的绰号。觉远虽说每天和众僧一起劳作练武,人却生得白净俊美。只是,觉远自己不喜欢这个绰号,女里女气的,还不如叫自己恶面罗汉呢。

    因见他们刚才还是杀气逼人的,这会儿一见了外人,竟然又是勾肩又是搭背的,还有说有笑的双双去了,两人越发疑惑了:他们师兄两个这玩儿的是哪一出子啊?

    明嵩师父出外的这几个月里,柏谷屯的秀秀姑已经来了三四趟了。

    秀秀姑每次来都会给觉远和觉范带些好吃的,炸糖糕,烙油饼,红薯糖。天热了,秀秀姑还给他们师徒三人每人做了一件细布的小背心。秀秀姑给他们带的炸糖糕都快放馊了,师父还没有回来。他们两人发现,这些日子,秀秀姑明显消瘦了。

    后来有一天,师父明嵩回来了,可是,晚上只在寺里待了一夜,教授并布置了觉远一些新的医药功课后,第二天一早,竟带着觉范一起下山去了。

    几天后,秀秀姑再次来到寺院,得知他们师徒两人一同下山时,不知何故,突然当着觉远的面,禁不住泪流满面起来。

    望着一向俏笑无虑的秀秀姑如此伤心的样子,觉远突然悟出来了:连着半年多以来,明嵩师父一直这样不大回寺院,这次又突然带着觉范一起下山,果然是在有意躲避秀秀姑!

    觉远骤然明白了儿女之情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知何故,他突然觉得心内一痛——唉!秀秀姑她不知道明不明白,其实,事情也不能怪明嵩师叔,只能怪她自己等错了人:秀秀姑不该喜欢上一个出家的和尚

    在山下柏谷坞秋婆婆原来的那处破败的宅院上,昙宗和乡亲们一起,不仅已修好了两间草屋,周围还扎上了结结实实的篱笆院墙。秋婆婆和觉真搬回草屋后,又在院子里移上和种上了瓜果蔬菜,村里的小姑娘们也送给了无瑕很多花花草草的,左邻左舍的还送来了小鸡小鸭,村里人都爱养羊,又先后给她们抱来了四五只小羊羔,加上小花狗也已长成大狗,看上去,热热和和的,已经很像个家了。

    觉真随秋婆婆回到坞子里以后,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无瑕。因昙宗俗姓白,无瑕从此就成了白无瑕。

    秋婆婆家原是少林寺的老佃户,打年轻时就开始供养三宝。后来,秋婆婆的丈夫在朝廷开挖通济渠死在水里,大儿子、二儿子先后被征为高丽之战的役夫,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儿子死了,有人说他被乱兵拉去做役夫了大儿媳妇没有孩子,等了丈夫几年,听说人死在外面,娘家又逼着她改了嫁。从此秋家就只剩下婆婆孤身一人了。几年前,秋婆婆上山砍柴时摔倒,幸好遇见明嵩师父,才算捡了条老命。

    虽说朝廷对阵亡遗属有免征赋税的诏令,可是,官府的人说秋婆婆的二儿子当了反兵,虽说她丈夫和大儿子是死于国事,也不能给她赈济了。秋婆婆年老体弱,加上腿疼病时常发作,不能再租田为生了。昙宗和寺里的众僧原都认得她,怜她孤苦无依,破例将她收留寺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