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岳立天中最新章节!

    按山城的习俗,已故死者去世的日子,叫做“周年”这一天,死者的近亲都得到坟前祭悼一番的。

    拔贡父亲周年的头天下午,吴家派了文菲的丫头紫瑾和一个管事的进城来,专意接四奶奶回吴家坪烧纸钱、上祭祀。

    文菲未进家门,就看见了吴家停在大门外面的新式胶轮小马车。屈指一算,转眼已是好几个月没有回吴家坪了。

    进了院门,见吴家管事的正在天井的石榴树下帮着娘摘石榴,见文菲回来,忙点头哈腰地招呼:“四奶奶回来了?”

    文菲乍一听到吴家下人的这种称呼,不禁觉得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勉强对他点头笑了笑。这时,抬头就见紫瑾笑吟吟地端着一个筐儿从屋里迎了出来,亲热地跑上来扶着:“四奶奶回来啦?让紫瑾好想。”说着眼圈儿竟泛红起来。文菲笑笑,一面就扶着她进了屋,细细地问起吴家大嫂和几个侄女、侄儿的情况来。

    紫瑾说:“大奶奶病了,躺床上十多天了,天天跟我念叨心里想四奶奶的话。说‘四奶奶这么心硬,从四爷的周年到这会儿,足足有四五个月没回去看她一眼了’。明儿是老爷的周年,大爷派小的来接四奶奶,正好可以回去和大奶奶说说话儿了。再有,大奶奶交待说,三奶奶跟前新添了个白胖大小子,这阵日子也正在家坐着月子呢。四奶奶这次也可顺便过过礼数儿。若是礼物一时不凑手,也不用另备了,大奶奶说,那里现已为你备下了。”

    文菲被她一口一个“奶奶”地,叫得心里乱乱糟糟的,一时坐在那里沉闷不语着。这时,母亲走了过来,把筐里的十几个红皮大石榴一个个放在桌上的一个包袱里系好,又把一个早就备好的大礼盒从里间掂出来,摆在八仙桌上:“菲儿,你回去照看照看吧!这是做人的礼数儿。顺便替我带个话儿,过些日子,地里的秋收完了,我再过去看看你大嫂、大哥和你家三嫂母子俩。”

    文菲乘着吴家的胶轮带篷小马车,一路出城往东,不紧不慢地走了快一个时辰,才来到吴家坪镇子最西面的吴家大门外。

    吴家的建筑与当地不太一样,从院子到大门,都讲究一个气派宽大。院子里种着好些山城不常见的树木和奇花异草。这样的建筑风格,很有些类似什么山陕会馆、山东会馆的建筑格局。可是,本地一般的商家百姓,倒是忌讳这种过于宽大的庭院,恐怕自家“降不住”说吴家祖上出过好几个六品以上的官员,还有中了进士的,他们家当然能镇得住这般大宅子的。

    文菲扶着紫瑾的手儿上了台阶、进了门,迎面是一尘不染、宽大敞亮的前庭院落,院落两边的厢房前各有两处砖砌的花圃。平素,这处前庭大多只有拔贡一人在此读书、待客、议事,或是查看各处报上来的账目。所以,除了跟拔贡的人,其它家人一般不在这里停留。

    整个前庭这时静悄悄地,花圃里开着一篷篷黄的、白的菊花。这时,文菲看见那棵高大的合欢树下,穿着家常直罗衫的拔贡正低头给笼子里的鹦鹉添水。见文菲她们回来,拔贡转过脸来,微微颔首一笑,眼睛略不经意地在文菲那剪发上顿了一下,虽说脸上并没有什么惊奇之色,文菲这里却已经觉得脸上有些微微发热了。

    这时,梅影、菊影、竹影和兰影姐弟几个人,听说前面报信儿的家人说婶娘回来,早一窝儿蜂地跑到前面,一齐扑上来,有拉着手的、有拱在怀里的,又是“四婶”、又是“娘娘”地你喊我叫,不知怎么亲热才是了。就连吴家的那条大黄狗闻声也扑了过来,一边呜呜地叫着,一边亲热从人缝儿里挤过来,舔着文菲的手和衣裳,尾巴摇得实在欢实。

    文菲的心一下子热了,眼睛不禁就有些湿润。她摸着孩子们的头发和脸蛋儿,一段日子不见,觉得个个都见长了。

    “四嫂!”文菲听见有人叫,忙回转头去看——原来,五弟宗峦也回家来了!他站在廊檐下笑呵呵地看着她,身上穿了件湖青的绉绸夹衫,外罩着一件明缎小坎肩。梳了个时下很流行的中分式发型,发线劈得又白又直。这打扮,不像是个正读书的学生,倒更像是一位初入道的年轻商人!文菲刚来吴家那时,他还是个脑袋后面拖着个小辫子、额头剃得油光锛儿亮,穿着个小花绸袍子,手里拿了风筝满院子疯跑的顽皮少年。才几年时间?一下子就成了眼下这大小伙子了!

    “五弟,你多早回来的?”

    “回来好几天了。”宗峦惊喜地上下打量了文菲一番:“四嫂,你这打扮,跟刚来咱们家时一模一样。那会儿,我不敢往你跟前去,只敢站在人群后面偷偷观看你这个新娘子。总觉得你不像是个新媳妇,倒更像我去京城时看到的那些洋学生。”

    文菲笑笑,转而想:这会儿又不年又不节的,他怎么突然这时回家来了?不会是又出什么事吧?

    “五弟,你正读书呢,还没到放假时间,怎么突然就跑回来了?耽误了课可不大好补回来呢!”

    初夏那时候,文菲就曾听大嫂说过,五弟在学校里参加了学生的大游行。结果和军阀士兵发生了冲突,被抓进去关了好些天。最后,还是二哥跑去,花了大钱、又托了熟人,才算把他保释了出来。这时,莫不是又有了什么事,被学校开除了么?

    宗峦见四嫂问,转脸看了看在站在那边树下给鸟儿添谷子的大哥,垂下眼睛,低声说:“咱们先过后面看看大嫂吧。”

    过了垂花门,宗峦才停住脚对文菲说:“四嫂,你不知道,我这次是生生被大哥逼回来的呵!他连着写了好几封信,催着非要我回来帮他料理家事不可。他说他这些时身子骨不好,每天夜里出虚汗。还说,我在外面总是让他又操心又挂牵的,若出了什么大事,让他如何面对地下的父母?所以要我立即回家来的。若不回家,就断了我在外面的一切费用。”

    宗峦叹了口气:“我以为他是吓我呢,也没大在意。谁知,这两个月他真的就断了我的一切费用。我先是找同学借了一些,后来看看也不是长法,只得先回来了。你回来的正好,你可要和大嫂一起,帮我在大哥面前说说话儿、求求情,还是让我出去念书吧!以后我谨慎一些就是了。我想考取南方陆军学校或者武官学校。你不知道,这会儿,外面的世界轰轰烈烈的,大凡有点儿热血的年轻人,谁不想着做些报国济民的大事?我可不愿守着这老宅子当一辈子老夫子!”

    文菲沉吟道:“说说倒也可以。不过,我觉着大哥可不像是那么好说话儿的人。你别看他平时挺随和的,他执意要做的事,恐怕是不大容易被人改变的。”

    宗峦一听文菲这样说,情绪一时有些低沉起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文菲劝他道:“五弟,你先别烦恼。不是还没试么?就算说不通,其实在家也一样能做事的。你不知道,咱们县城现在一下子办了好几所的国民学校,这会儿正缺少像你这样读过新学的老师呢。大家若是知道你回家来了,立马就会请你到城里去当老师的。”

    宗峦叹叹气:“嗳!四嫂,我真怕自己读不成大学,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大哥对我真是不公平:二哥三哥都能出去念书做事,为什么偏让我守在家里?是不是因为我是庶出,出去读书花销又太大,才硬要我回来的?”

    文菲忙拦住他的话头儿:“五弟,千万可不敢这样猜疑人。话说到这里,我倒要替大哥说句公道话了。我来咱家这么几年了,不管是你四哥在时,还是这会儿剩下我一个人,看得出,大哥对咱们倒比对老二老三他们还多了几分关心呢!若论亲缘,如今没了你四哥,我自然不如你们手足弟兄亲近。可是,大哥漫说是对你这个亲兄弟了,就算对我这个外姓人,又何曾有过疏远冷淡呢?

    “我想,这里一是因为咱们是最小的兄弟;二呢,大哥也许有意逢事多关照咱们一些,就是生怕咱们心里会有什么委屈。若说大哥是那种锱铢必较的吝啬人,就更说不通了。据我旁观,大哥决不是那种轻情义、重钱财的人,你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让大哥知道了岂不冷了他的心?

    “这次大哥一定要你回来的原因,恐怕真是有他的难处。他平时也是一个喜爱清静的读书人,这两年的体力也大不如以前了。家中这么大的一摊子,里里外外真的是力不从心了。我过去虽说还能多少帮大嫂和大哥一些,这会儿做了国民教师,也不能常回来了。这一大家子人,加上一群孩子,几处店铺,田里的事,再加上大嫂的病,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一个人都不能替他分担一星半点了。正好你又出了那样的事——在外面差点没惹出大祸来!别说大哥,就是大嫂和我,不知都为你搦了几把汗哪!你想,他若真是那等吝啬贪财、多嫌我们的人,倒应该怕我们多待在家、怕我们多过问店铺、田租的事,该早些打发我们远远地都去了才是道理吧?”

    宗峦说:“经你这么一解,我也觉着是这么个理了。可是,四嫂,我才不在乎什么家产祖业,更不想因此被圈在这所老宅子里了此一生呢!”

    文菲一笑:“你倒还有的说呢,你毕竟还是个男人!归终还能按着自个儿的意思去做事、活人、闯天下的。我要是像你这么想,这么心野,几年前恐怕就该闷死了。”

    宗峦转过脸来,仔细地看了看文菲,笑道:“四嫂,你还这么年轻,品貌才学又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儿!小弟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你若有重新生活的想法,在吴家,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坚决支持你!”

    文菲脸一红:“好哇!你出去这两三年,长大了!如今竟敢拿我寻开心了?哦!我明白了,是不是想把我早些打发出去,你好多分得一份家产田地啊?”

    “四嫂,小弟说的是真心话!你明知道我不是那等人!我真的是替你着想!你在吴家守了这么几年了,也足以对得起我四哥了。我要是你,怕它什么?我肯定要勇敢地挣脱束缚、选择未来、争取女权!”

    见宗峦一副同学少年、意气用事的样子,文菲不禁感到好笑:“越发跐鼻子上脸了!你自己还架不住乖乖地跑了回来,反倒鼓动我一个弱女子做反封建的马前卒?是想要我给你做个以身试法的先驱么?”

    叔嫂两人一路说着,不觉已走到了后庭,在几个侄儿的簇拥下来到大嫂的卧室。大嫂一见文菲,一时就要撑着下床。文菲赶忙紧走几步,一边拉着大嫂的手令她莫动,一边仍旧扶她靠在被子上,自己就坐在她的身边。

    几个月不见,看上去大嫂的身子骨儿更见虚弱了。她穿着一件宝石蓝的纺绸夹衫,更衬得脸色的黯淡。宽宽的衣袖里,露出两只瘦得青筋暴突的细手腕。眼窝儿也更显深陷了。

    文菲心内不禁一酸,脸上却微微笑着:“大嫂,你的气色倒比夏天看上去好多了。这阵吃的什么药啊?看样子还挺有效的。”虽说只是一句安慰的话,可对病人却是很有好处的。

    大嫂一听这话,果然露出些欣慰的笑来,摸着自己的脸说:“哦?果真么?前几天,听人说教堂里洋大夫的药灵,你大哥求他给开了些西洋的药水药片,试吃了三四天,觉得比咱们自个儿熬的那苦药还管用哪!这两天,我也感到身上轻爽了。”

    文菲说:“我在省城念书那会儿,同学们生了病,也都爱到洋人的医院去看大夫。平时,吃好几付苦药都治不好的病,到了人家那里,两天就清爽了。觉得有效,就只管吃一段日子试试。就是那苦草药也不要停,两样一齐用,想来药力会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大嫂笑笑:“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我就试试吧!兴许好利索了也说不定。”

    大嫂为人忠厚,在妯娌们当中,就数她和文菲两妯娌的情谊是最好、最投机的。宗岱刚去世的那些日子里,多亏大嫂,一天到晚地陪着文菲,一面劝解她,一面宽慰她,使她好歹熬过了那段日子。从那时起,妯娌俩的情谊就日渐深厚了起来。

    文菲这时解开了带来的一个包袱,里面是一大包的白果儿——白果儿炖老鳖最能滋补,对体弱的人还不会热伤。所以,一入秋,文菲就交待纯表哥给自己收集一些。他的公署门前有一棵千年的老白果树,奇得是依旧年年结果。从秋风乍起时分就开始零零落落往下掉果子。表哥让看门的老道士每天早上扫地时捡起来攒着,晒在簸箩里,一个多月竟攒了这么大的一包儿。

    放下白果,文菲又抖开一个小包,露出了里面七八个红皮的大石榴来。文菲拿出一个最大个儿的来:“你爱吃石榴,城里咱娘专门捡出来这些个儿大、皮儿红的放着。谁也不让动,说专意给你留的。宗峦、影儿他们都有了,这几个单单是给你的。”文菲说着,便把那个大石榴递到大嫂手里。

    大嫂高兴地接过这个长得已经裂了嘴儿、还带着一枝绿油油的叶子、露着里面的紫红晶亮石榴籽儿的大石榴,放在手掌里满心喜爱地把玩着:“嗳!还是你,大小事都记着我。其实,喜欢吃它的味道倒在其次,我更喜欢的倒是它这模样儿。平时绣花,总爱摘下一个来,照着它的样子描花样子。剥开了,晶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