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6小说网 www.16kbook.org,最快更新涛声依旧最新章节!

“春眠不觉晓!处处不觉晓!”不知道是哪个没文化的教的。

    张杨看着这鸟儿正经挺喜欢,觉得挺稀奇,每天早上都要站在那儿逗弄一会,跟它对两句诗,喂两颗瓜子,教他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韩耀每次都不说什么,就站在边上等着,啥时候张杨逗够了啥时候再走,但是回回走之前,韩耀都凑上去,小声对鹩哥说一声“山炮”,锲而不舍的坚持了小半年,不知道他这是较的什么劲。

    ……

    今天韩耀也跟鹩哥说了句“山炮”,然后俩人走到空地市场,没着急买菜,先在早点摊子找座位坐下,老板正站在沸腾的大锅后舀汤,锅中羊肋排上下翻滚。

    老板笑道:“又来啦!今儿吃点儿啥?包子馒头花卷油饼,羊汤里有羊排羊腿羊下水!”

    “两碗羊汤放腿肉,两张油饼,八个牛肉包子。”张杨从裤兜里掏出钱,抽出一张递过去,“差一毛钱甭找了,给多舀半勺汤呗。”

    老板接过票子一瞅,嚯了声:“哎妈,这钱要是不找零可不中,咱家包子饼没镶金子。”

    张杨让他说得一愣,没反应过来,韩耀给了那老板一张十块钱,道:“拿错了,新发行的这钱看着不习惯,总把一百当十块钱往出花。”

    张杨这才明白过劲儿来,赶紧接过那张一百块的大灰狼收好,这也不知道咋回事,都这个月第五次拿错钱了……

    去年年底,张杨到银行买国债的时候就听说要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最大面值从十块钱变成了一百块。

    结果新货币发出来一看,诶呦!大团结和大灰狼这哥俩儿长得实在太像了。而且新人民币的十块和一百的颜色又差不太多,所以张杨经常搞混,到现在还别不过来这个弯儿。

    好在早点摊子老板和早市卖菜的人都不错,也不贪图这些钱,看见张杨拿错了就主动还回来,还有两次韩耀注意到赶紧给拦下来,不然用不了几次,张杨一个月工资就让他弄没了。

    喝着汤,张杨见一对老夫妇买完菜,坐在道口台阶上颤巍巍数钱,感叹道:“现在钱不如以前禁用了。早年吃这些东西哪用得上十块钱啊。”

    韩耀道:“市场经济闹得,钱毛了。这两年物价没少涨,不然也用不着弄一百这么大的票子。”

    张杨撇嘴。

    他现在也说不出这市场经济到底好还是不好,要说百姓手头富裕起来了吧,可物价也逐步跟着涨高,除了现在不像过去,什么物资都要计划着来,其余也真没啥差别,反倒有些人心跟着利益变得叵测了。

    他记得有一次韩耀跟李焕超他们一起在院子里打枪,张杨在里屋,就隐约听他们说了一件关于国企领导为了发财钻市场经济空子,人心不足蛇吞象,结果被撸下马坐牢的事。

    那也是张杨第一次听说“价格双轨制”这个名词儿。

    以前国家的工业生产资料分配,那都是要按照行政指令一层一层往下批,价格也严格按国家有关部门调控。后来大概八一年左右,国家出台规定,计划外多余的生产资料,也就是本来应该由企业自销的部分,可以按市场价往外卖。

    于是就有人看出门道,钻了这个“计划外自销部分”的空子。

    当时修路也好,筑桥也好,还有盖楼,都是国家或者单位统包投资,是公家的工程,建设完毕也不投入市场,比方说筒子楼,就是单位福利性质的,给员工分房子,但不往外卖。建设用的建材也是国家按照计划价分配给各个工程。

    然而有了这个价格双轨制之后,有些人利用手里的权利,将原本在计划内,应该按照计划价卖给工地的建材转手卖到了市场上,这赚的钱就是市场价,比计划价高出多至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

    当时张杨还听不太懂这些东西,晚上问起这件事,让韩耀给他举个例子。

    韩耀寻思了半天,解释道,“比如现在有一吨钢筋,成本价两千块,本来计划价应该卖两千五百块钱,现在国企领导大手一挥,这一吨就算成自销部分了,三千五卖给别的公司,这里外里不就多赚了一千块钱么。”

    这么一解释,张杨就明白了。

    韩耀道:“前段时间省城有个领导就这么干,后来整大发了没兜住,让人发现给撸下来,现在搁牢里蹲着呢。”

    张杨诧异:“还要蹲监狱啊?”

    “可不。”韩耀道,“投机倒把罪,罪名还不小。”

    投机倒把啥的,张杨听完这个事情之后一直想,韩耀已经不倒烟了,投机倒把跟他们家也没什么关系了。今天喝着羊骨头汤的时候张杨寻思起这件事情,也根本没怎么在意,就觉得搞市场搞按劳分配,说是激发劳动力上进心,其实就是激发一些人的坏心眼儿。完后就单想着怎么能治脑残了,以后可不能再拿错钱……

    其实人心不足永远不会被消灭,只会愈演愈烈,贪的愈来愈高端。

    这些事张杨不懂,他也根本预测不到,一个小时后,老董打来的一个电话,就将韩耀卷进这个圈里。

    当时俩人吃好早饭都快七点钟了,张杨正换衣服准备去剧团,东屋电话铃声响,接起来就听老董问:“诶,韩子,你那儿还有沥青没有?”

    韩耀歪脖子夹着话筒,系衬衫扣子,“有,老多了,你要就全拉走,当给我消灾了。”

    “什么全拉走,有人要买!”

    “啥?”

    “买你的积压货!你那些货积着反正卖不出去,你不如便宜点儿卖了得了。”

    韩耀一听还有这好事,立马答应:“成啊,我平价给你都成。”

    “那你赶紧上仓库一趟,他们这边正修路,工程等着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